中國嬰兒奶粉產業即將進入“X國鼎立”時期
“價格戰”和“注冊制”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小規模運營商不得不面臨規模效益挑戰,以往在“三高”模式下,可以“小規模輕體量”運作,“三高”神話破滅后,還堅持這樣的生存模式壓力無疑會大大增加,該類型的運營商也將面臨出局的危險,想留在乳企行業?轉型是必由之路!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頻遭媒體曝光,國產羊奶粉、進口有機奶粉先后“中槍”,給公眾的觀感是進口、國產都有不靠譜的產品。加之,國內乳企國外紛紛建廠并推出境外原裝進口系列產品,所以,未來國產、進口孰優孰劣之爭的聲音會越來越微弱,消費者對“進口一定好的迷信”也會逐漸減弱,國產奶粉的市場機會在逐漸加大,但在“注冊制”、“價格戰”、“濕法更優論”和“監管曝光趨嚴”的大背景下,那些中小規模奶粉生產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考驗,未來這部分企業的出路在哪里?
中小規模運營商的轉型的轉型方向
中小規模運營商優勢資源在渠道和營銷能力,在“三高”紅利消失后,想要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并健康的留下來,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要對運營的產品進行未來新政留存概率進行分析,對于機會不大的產品要果斷淘汰,整合集中優勢資源,把規模做大,以此化解毛利被價格戰切薄帶來的盈利能力下降問題,如果分析下來你手里沒有這類產品,要盡快憑借自己現有的資源優勢找有實力的大品牌盡快通過包銷、定制等模式引入新政留存概率大的產品,“傍大款”會增加未來的生存機會。
二、升級運營模式。隨著價格戰的持續蔓延和嬰兒奶粉新生代85、90后網購E族的到來,“三高”模式正在失靈,沒有了高毛利的支撐,以往傳統招商和動銷手段,諸如人海戰術、買贈放血、導購忽悠等,沒有了運作費用,最要命的是當前嬰兒奶粉的主力消費群(85、90后)超級理性和成熟,奶粉選擇更多依賴網絡口碑和親朋好友推薦,導購、廣告、促銷政策對她們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升級運營模式實在必行,著力點就是透過對新生代消費群的洞察跟研究,借助大數據,實施精準口碑營銷,鑒于這部分群體是網購的重度擁躉,而嬰兒奶粉這類產品對近場服務體驗又極其依賴這樣的一個大背景,必須打通線上線下聯動障礙,實施全渠道一體化聯動分銷戰略。
對于中小規模嬰兒奶粉生產企業而言,未來想繼續留在中國嬰兒奶粉市場,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轉型或進行升級改造:
首先,要加強品質質量和安全管理,生產環節的軟硬件建設都要因應當前形勢發展需要進行全面升級,避免安全事件發生,自媒體時代,一旦被媒體曝光,品牌修復很難;
其次,結合自身資源現狀,盤點優勢所在,集中資源聚焦優勢領域研究產品及運營策略。集中優勢能量打造培植“局部霸王”市場,把產品打造成當地市場的“地頭蛇”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