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會動的淋巴結原來是身體晴雨表!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043次 |
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淋巴結,它是人體重要的一種免疫性器官。淋巴結遍布全身,只有淺表的部位才可以觸及,它通常都是無害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小腫塊,淋巴結。 寶媽提問 你好,我家是雙胞胎,摸著兩個孩子后腦勺左右兩邊都有一摸一滾的東西,在我們這中醫院醫生說可能是淋巴,但是最近我摸著有一邊淋巴長大了,比出生時摸著大很多,請問正常嗎?需不需要去醫院看? 專家解答 幾乎所有人都可在頸后、腋窩、腹股溝、腘窩等一處或多處摸到或曾經摸到過小如綠豆、大如蠶豆,皮下活動,邊界清楚,沒有任何壓痛,局部不紅腫的淺表淋巴結,是人體僅次于皮膚的先天性免疫屏障。本身對人體只有保護作用而無害,無需緊張,更不必為此治療,有些會存留很久,甚至終生。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淋巴結這個小腫塊的一些事。 會長大的小小淋巴結 現象:有些家長會突然發現孩子耳后或頸部有一個或幾個近似黃豆至蠶豆大小的橢圓形腫物,可以活動,沒有壓痛。 不必擔心,這應該是淺表淋巴結。人體有幾處淺表淋巴結,比較容易觸摸到的是耳后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 無需治療的癥狀 平時淋巴結較小,類似綠豆到黃豆大,遇局部皮膚等感染,出現炎癥后,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或頭面部濕疹后,頸部局部淋巴結可能增大,有時可達蠶豆大,以后又會逐漸縮小,但很難消失。 這是正常現象,無需任何治療,也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 直徑超過0.5厘米 如果家長發現“腫物”過大,直徑超過0.5厘米,應該看醫生。
現象:有些疫苗接種后,接種部位皮下會出現硬結,沒有壓痛,這種情況屬于疫苗接種后的正常反應,與注射局部受疫苗刺激有關。 治療:家長不需特別擔心,硬結會于疫苗接種后幾周至幾個月內自行消失,不會給孩子造成任何后遺問題,不會影響到下次預防接種。
現象:嬰兒會在左腋下出現無痛包塊,這種情況首先應該考慮是否為卡介苗接種后的反應。由于卡介苗常規接種于左上臂,通過免疫刺激可能造成左腋 下淋巴結腫大。 治療:建議先做B超確定包塊性質,再接受PPD(結核菌素皮試)檢測。若確為卡介苗接種后的反應,大多進行保守治療,可在結核科隨診。 川崎病的淋巴結腫大不容忽視現象:川崎病的全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先是不明原因高熱,繼之可出現皮疹、紅眼、口唇干裂及手腳指(趾)端脫皮、淺表淋巴結腫大等表現。關鍵是血管炎可累及心臟的冠狀動脈。 治療 心臟超聲及時診斷,靜脈丙種球蛋白沖擊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療,可及早根治。因為治療川崎病期間需要使用靜脈輸注的丙種球蛋白,家長需要注意,半年之內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淋巴組織分布在全身各處,寶寶一出生淋巴組織也開始發育了,媽媽摸到的會活動的黃豆粒大小的小腫塊就是淋巴結了。這也是寶寶開始發育的特征呢! 淋巴結有過濾微生物的功能,細菌在其中就會發炎腫大。有的淋巴結在一周或者兩周內就能迅速長大到一公斤以上,伴有腫痛、發燒。 如果是惡性腫瘤導致的淋巴結炎也會伴有發熱或者體重減輕現象發生,需要帶孩子及時就診。 小編寄語 一個小小的淋巴結也會引發腫瘤?別被小編嚇壞了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的。其實我們熟知的扁桃體發炎就是淋巴結炎的一種哦,你看也是常見病呢!但寶寶身體舒適的時候,淋巴結是不會有異常的,看來小小的淋巴結也是個身體健康晴雨表呢!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