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美在线-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美女在线视频-日韩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亚洲无专砖码直接进入

中國嬰童招商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內容

新聞內容

    捕夢網,為寶寶捕捉快樂的夢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710次

      清理房子時,清出一個我兒子小時候,朋友送給他的印第安人捕夢網。圓形的網,四周垂掛著印第安飾物,因為做工很精致,所以留到了現在。看到這個捕夢網,不禁想到嬰兒的夢,這是一個常被人誤解的迷思。

      常言說“舒服不過躺下,好吃不過餃子”。對勤勞淳樸的中國人來說,勞累了一天,晚上得以躺下睡覺,那真是最舒服的事。但我們很少去質疑人為什么要睡覺,覺得它就像日出日落、春去秋來一樣自然。

      睡眠之謎是在20世紀初,腦波儀發明后才慢慢解開的。過去人們都以為睡眠是大腦在休息,其實是不對的。睡眠時身體在休息,大腦在活動,在忙著整理白天收進來的信息,因此史奈德說“夢是清醒時真實生活的反映”。人的意識流從不停止,只是做夢時,肌肉都放松了,所以不會把夢境用肢體實際表演出來。

      剛開始的夢都與白天發生的事有關,但睡到午夜以后的夢,時間就逐漸拉遠了,那時做的夢差不多是六至八天之前發生的事,而凌晨做的夢則與遙遠的過去有關。老人對“想當年”的事記得牢,很可能是神經回路在夜間常常被活化的關系。活化的次數愈多,神經的連接愈牢固,愈不易忘記。核磁共振大腦睡眠影像支持了“大腦在睡眠時工作”的說法。

      很多人以為嬰兒不會做夢,其實嬰兒不但會,而且做夢的時間比成人還多,他們做夢的時間幾乎是成人的兩倍。腦波儀的研究顯示,成人睡覺是九十分鐘一個周期,嬰兒是六十分鐘一個周期,他們大部分睡眠時間是在做夢。

      嬰兒為什么需要這么多的時間去做夢呢?因為夢的功能之一是整理歸納、去蕪存菁。嬰兒從一出生眼睛張開,就開始以兩種方式交互進行學習:一是將外面的世界內化成自己的;二是改變自己以適應外面的世界。嬰兒自出生后就在大量學習,有很多東西要溫習,這些白天接收進來的信息必須在夢里拿出來整理,所以嬰兒做夢的時間比成人多。

      嬰兒有時會做噩夢,大哭驚醒,那是因為白天玩得太過頭了,收進來太多的信息,來不及處理,大腦負荷過重,像洗衣機塞了太多衣服洗不動時,機器就會發出聲音跳動移位一樣。老人家常告誡年輕沒有經驗的父母,嬰兒睡覺前不可跟他玩得太瘋,晚上會做噩夢,就是這個道理。

      從動物的實驗得知,老鼠晚上做夢時,大腦腦波的形態與它白天學習跑迷宮時很相似,顯示它做夢時是在練習跑迷宮。更好的例子是鳥類,鳥類是自然界中唯一跟人類一樣有腦側化功能的。也就是說,人用左腦說話,鳥用左腦唱歌。于是科學家便在公鳥的腦神經核上放探針,記錄它在唱歌時大腦活化的形態。結果發現鳥睡覺做夢時,這兩個神經核有活化,表示它在溫習白天的功課;科學家注射麻醉劑到小鳥掌管唱歌的神經核,使它在晚上做夢時不得活化,結果小鳥學唱的效果嚴重受損。因此,科學家發現夢可以去蕪存菁,白天的經驗在夢中重新顯示。做夢對學習有“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大腦在做夢時,活化的比平常基準線更厲害,顯示工作得更辛苦;而且睡著了沒有了意識,抑制的力量也就沒有了,就是說理性不能限制思考了,所以很多發明是在夢中看到的。如苯的分子結構便是德國科學家在夢中看到一條蛇在咬它的尾巴,才想到是個圓形的結構。

      現在,一些家長為了孩子學好英文,就不停地給孩子播放英文錄音帶。孩子睡著了便聽不見了,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既然一個好夢對孩子的身心都很重要,何不讓孩子聽完床邊故事后入睡,讓他的想象力在夢中發揮,何苦連睡覺時也不可放過呢?

      睡覺是人生一大享受,熟睡時大腦會分泌跟情緒有關的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時補充大腦的需求,情緒就提升起來了。

      做個好夢是個很愉快的事,難怪印第安人要用捕夢網去捕捉快樂的夢了。希望在了解睡眠的本質之后,每一個人都能配合自己的生理狀態,給自己一個好睡眠,給孩子一個好夢!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 網站聲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臺,對具體的交易過程及信息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 咨詢熱線:010-57895369 電話: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權所有:嬰童招商網 【www.huazhuanjixie.cn】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60322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