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美校長的育兒方略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223次 |
導語:湯姆·赫靳斯(TomHawkins)先生有一個大家庭:妻子瑪歇爾(Marcia)、大兒子扎克(Zach)6歲、二兒子喬(Joe)5歲、三兒子薩姆(Sam)3歲和小女兒嘉比(Gabby)1歲半。夫妻倆來自美國,一直為國際學校工作,足跡遍及土耳其、挪威和中國。在土耳其工作期間,他們生下了大兒子扎克和二兒子喬。在挪威工作期間,他們生下了三兒子薩姆和小女兒嘉比,直到去年7月,他們舉家來到了中國。作為北京國際學校校長,管理和安排好4個孩子的生活對湯姆.赫靳斯先生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妻子瑪歇爾作為國際學校的資深英語語言文學教師,在對幼兒的照料和早期啟蒙上,也頗有見地。 和孩子多說話 也許身為英語語言文學教師,媽媽瑪歇爾深知語言作為交流工具對孩子的重要性。從老大扎克到老小嘉比,孩子們1歲以前,瑪歇爾就喜歡和他們說話,喜歡說出孩子接觸到的各種事物的名稱。當孩子在桌子附近玩耍時,媽媽就親切地叫著孩子的名字:“嘉比,看一看這是桌子,桌子是棕色的。”小嘉比聽見媽媽的話,眼睛一閃一閃地看著媽媽說的這個方方正正的大東西,小腦瓜里印下了“桌子”這個詞。雖然嘉比不一定馬上重復媽媽說的話,但她理解了。有時,媽媽會用語言讓孩子去完成一個小任務,比如“嘉比,給我拿一個球”,嘉比會樂顛顛地去把球遞給媽媽。這種在前語言期,和寶寶充分交流的方式,既讓孩子提前做好了開口說話的準備,又讓寶寶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愛。 而作為一位主管高中部學生的中學校長,爸爸湯姆在育兒的細節上也十分專業。他說當孩子剛剛呀呀學語時,由于發聲和使用詞語還都不熟練,孩子往往用眼睛望著你,小手拉著你,想把你往某個地方領。這時湯姆就會問:“你想要什么?告訴我,你想要什么?”這樣就給了孩子時間和機會,練習說出他想要的東西。孩子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意愿了,當他和別人交往時,就更少發生爭執,避免因表達困難而在交往中感到沮喪。 當孩子們已經會較熟練地使用語言后,每當他們從學校、幼兒園回到家,媽媽瑪歇爾就會和孩子聊聊一天來各自生活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她會告訴孩子們今天班里某個學生給大家講了關于戰爭的故事,而孩子們也會告訴她自己在幼兒園、學校中見到、聽到的趣事。語言的功能是與人交流,那么首先在家里,就發揮起語言的這個重要作用,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與家人溝通的習慣。 共4頁 1 2 3 4 下一頁 閱讀全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