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
發(fā)布日期:2018/3/4 發(fā)布者:佚名 共閱57509次 |
吃奶吃到半歲,就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吃什么好?怎么吃?對于這兩個新手媽媽們經常感到發(fā)愁的問題,兒童保健專家卻認為不須太過關注。“現(xiàn)在城市里一家一個孩子,要說只可能吃得太多,絕不會吃不飽。” 吃不僅要滿足營養(yǎng)需求,也要起到功能訓練的作用。林穗方介紹,滿月之后便可用小軟勺給寶寶喂奶或喂水,6個月添加輔食后更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使用杯、碗、勺等餐具,以便鍛煉吞咽和咀嚼功能。“有的父母總拿奶瓶來喂米糊,孩子只會吸吮,不會咀嚼,等到吃面條、青菜時,也是一整條吸進嘴里,結果導致孩子嗆到甚至窒息,這是相當危險的。”林穗方說,給孩子喂食不如教會他們自己吃。7個月可以抱著奶瓶吃奶,10個月練習用杯喝水,12個月用小勺盛食物,并且從中體會饑餓和飽腹的感覺,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主動吃”的能力。 “不吃”不勉強,也別放棄 是不是寶寶對食物說不就意味著他真的不愛吃呢?林穗方認為,有的寶寶初次接觸一種新食物可能只是舔一舔就不愿意再吃,或者吃一點就作嘔,這只是先天本能的防護機制在起作用,是一種“拒新”反射,并不是真的反感。隨著慢慢長大,味覺逐漸發(fā)育,以前不喜歡吃的食物很可能一下子又喜歡吃了,家長對此要正確認識。“現(xiàn)在不吃也不要緊,過一兩個星期再給他嘗嘗,或者變換一下花樣,譬如把水果換成果汁或者做成沙拉。這樣最多嘗試10-15次,孩子一般都能接受新食物”。 林穗方說,一味跟隨孩子的喜好來選食物會造成孩子挑食、偏食,硬是勉強孩子吃東西會導致反感,同樣也會造成偏食、挑食,所以面對孩子“不吃”,最好的做法是不勉強,但也不放棄。 吃和玩絕不能混在一起 怎樣才能讓紅紅好好吃飯,是紅紅媽每天最頭疼的問題。不會走路時,紅紅是一邊吃飯一邊低頭玩玩具,媽媽總是等著她間或抬頭時喂一口。等到會走路了,紅紅嘴里嚼著飯,卻瞬間跑到一邊去玩,媽媽只好端著飯碗緊隨其后給她喂飯。對紅紅來說,吃飯同時也是玩耍。她享受著一心二意的快樂,紅紅媽卻得為此耗上一個甚至兩個小時。與其說這是一種無奈,不如說這是一種縱容。 林穗方說,專心吃飯的習慣從嬰兒期就要開始培養(yǎng),原則是吃和玩絕對不能混在一起。那么,首先要營造進食的氛圍,例如時間、地點、環(huán)境都要固定,或者讓孩子做一些餐前的準備活動,如洗手、拿碗、叫大家吃飯等。吃的過程中,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說話,而不是用玩具或電視替代自己的語言。孩子小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吃,家長應該親身示范和引導。在孩子學習和模仿時,要多鼓勵和表揚,切忌批評。 “只有讓孩子覺得‘吃’是愉快的體驗,才能引起他的興趣,從而愿意在飯桌上坐下來專心地進食。不過,也要控制吃飯的時間,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如果半小時還沒有吃完,寧愿撤掉碗筷,下一頓提早一點吃”。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yè)在本網發(fā)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chuàng)、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聯(lián)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