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前段時間,幾個朋友一起聊天,大家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寶爸身上,都說寶爸是最沒用的“嬰兒產品”了,孕期不能替妻子分擔痛苦,產后不能幫妻子照顧孩子。
其中一個朋友提出反對意見,說她家寶爸還是有一點點用處的。因為孕期經常腳抽筋,想用手去拉伸腳拇指來緩解,可這對于當時懷孕7個多月,連多彎下腰都費勁的朋友來說,伸手去拉腳趾,而且腿還必須伸直,真的做不到。
這時候就只能靠老公了,每次腿抽筋了就喊醒老公,老公也沒什么抱怨,起來就直接將朋友的腿拉直,然后稍稍抬高,用手握住朋友腳趾頭的位置,用手向上壓,這一壓就立馬恢復平靜了。在懷孕后期,可沒少麻煩老公。
半夜腿抽筋了怎么辦?
其實在孕期,很多孕媽媽都會時不時地出現腿抽筋的情況,有時候伸個懶腰,小腿就抽筋了,而抽筋的滋味想必經歷的孕媽都懂得,動都不敢動一下,欲哭無淚。
如果孕媽媽也有抽筋的情況,可以試著用上面的方式來緩解。如果自己夠不到,身邊又沒人幫忙,就伸展小腿肚肌肉,從腳后跟開始,然后慢慢向脛骨(小腿內側的長骨)的方向勾腳趾。雖然開始的時候可能會疼,但是,這樣做可以減輕痙攣,疼痛也會逐漸消失。
也可以試著按摩肌肉,或者用裝著熱水的瓶子熱敷,來放松痙攣的肌肉。為了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走一走,活動一下,對緩解小腿抽筋也可能有幫助。
孕婦為什么容易抽筋?
妊娠期出現腿抽筋是很常見的,主要發生在孕中晚期,發作主要集中在夜間睡眠時,而造成孕媽媽出現抽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鈣。這段時期胎兒骨骼細胞發育較快,需要大量的鈣,而這些鈣質最主要是由母體提供的。如果孕媽媽沒有及時補充足夠的鈣物質,身體就會因為缺鈣而出現一些反應,例如腿抽筋。由于孕媽媽在白天的血鈣水平比夜間高,所以夜間更容易腿抽筋。
【應對方式】孕媽媽要注意日常飲食,多食用一些鈣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芝麻、蝦、豆腐等食物,同時孕媽媽要多出去曬曬太陽,并配合補充維生素D,這樣才可以保證食物中的鈣質被骨骼充分吸收利用。對于缺鈣的孕媽媽來說,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輔助補充鈣劑,并且睡前喝杯純牛奶。但是孕媽媽抽筋并不全是因為缺鈣。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下面這些因素也會引起抽筋
攝入過量蛋白質
妊娠期間,很多孕媽媽擔心營養不良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孕期會攝入大量的肉類。肉類富含蛋白質,過量攝入會阻礙體內的新陳代謝,堆積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紊亂腿部的電解質,而引發腿抽筋。
【應對方式】懷孕之后,一定不要養成暴飲暴食的壞習慣,吃的食物盡量多樣化,才可以保證均衡攝入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肉類雖然是優質蛋白質和氨基酸的載體,且肉類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適量吃可以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但是如果過量攝入肉類,就會給身體的代謝造成負擔。
勞累過度
妊娠期間,隨著腹中胎兒一天天長大,孕媽媽的體重會逐日增加,加上有些孕媽媽懷孕期間的工作需要站較長時間,這些原因都會加重孕媽媽腿部的負擔,使腿部肌肉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這同樣會導致腿部堆積大量的乳酸,而引發腿抽筋。
【應對方式】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走路,多爭取坐下休息,減低雙腳的負擔。每天下班后要洗個熱水澡并按摩腿部,睡前用40攝氏度的熱水漫過腳脖子泡腳十分鐘,這樣可以減少堆積乳酸,舒筋活絡,從而預防腿部在夜間抽筋。對于已經多次出現了腿部疲勞引起的孕媽媽腿抽筋來說,睡前用濕潤的熱毛巾敷腿部、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可以緩解腿抽筋的癥狀。
天氣寒冷
進入冬季后,很多地區夜間都會比較寒冷,加上有些孕媽媽休息的時候沒有注意保暖,腿部的肌肉就會容易受到寒冷天氣的刺激而引發腿抽筋。
【應對方式】孕媽媽入睡前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穿上長褲或者蓋好薄被,防止腿部暴露在外界受寒。如果是容易手腳冰冷的孕媽媽,睡覺前可以用40攝氏度的溫水泡腳,不僅可以預防腿抽筋還有助于孕媽媽的睡眠質量。
錯誤睡姿
有些孕媽媽習慣長時間仰臥的睡姿,而有些孕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太長,這些做法會使得腿部肌肉長時間放松、腿部血流不暢通而引起被動性的腿抽筋。
【應對方式】對于孕媽媽來說,正確的睡姿是左側臥位。而孕媽媽可以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白天可以多出去散步,防止血液循環受阻而引發腿抽筋。當然,鍛煉一定要適量而不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