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商業重新起跑,企業如何打贏這場持久戰 |
發布日期:2020/3/30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915次 |
所謂適者生存,在大自然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能夠存活下來的,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未來,商企最大的挑戰是自身的變革,在此次疫情影響下,商企將如何進行變革?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企業應“變”之路! 一:構建“1公里”生活圈 近幾年“1公里”生活圈概念不斷被提出,構建“1公里”生活圈也成為區域開發企業的核心亮點。生活圈內規劃配套養老、醫療、教育、購物、交通、健身休閑等各種生活必需的配套設施,以此提高市民居住和生活體驗。 而社區商業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因為便利性、高頻次、強粘度等特點,逐漸受到商業地產行業的重視。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變成社區隔離,于是城市社區防控與居民生活保障成為重中之重,社區商業成為14億人的生活保障。 即便在疫情結束后,人們會有更多選擇,但是社區商業在疫情影響下,未來將加速布局。在發達國家,社區商業占據了商業市場的約60-70%,而目前,在中國整體水平還不足30%,社區商業無疑將成為商企未來經營布局的重要一步棋。 商企應從兩個層面做好社區: 消費者層面:側重剛需商品的供應和宣傳,吸引消費者到店;做好后續疫情防控工作的線上傳播與可視化評估,讓消費者直觀可見;刺激消費,聯合商戶推出優惠措施;強化社區配送服務。 品牌層面:社區商業項目操盤和運營方要聯合商戶租戶,共同承擔風險,重要的是和商戶租戶共同成長,從而提升經營信心。 二:懂“社群營銷”不愁“客群” 目前,很多企業都陷于不同的營銷困境,主要面臨三方面問題: 01. 陌生流量轉化逐漸困難。很多營銷方式通常依靠廣告轟炸購買流量,導入流量池慢慢轉化。 02. 焦慮于尋找新客戶。很多企業坐擁著大量用戶,依舊為業績焦慮,還在持續尋找新流量、新客戶。 03. 消費信息被搶占,廣告轟炸失去意義。廣告轟炸是讓品牌迅速崛起的好辦法。但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消息,消費者逐漸選擇相信人際傳播和與自己需求貼切的信息。 而疫情無疑讓企業的營銷困境雪上加霜,造成此種困境主要是因為企業仍被固有思維束縛:缺乏私域流量思維,僅以交易為目的,廣告注重廣而告之,忽視續客和轉化。 突破固有思維,構建自有“社群”: 01. 從產品為王到以人為本,從賣貨到蓄客。很多餐飲企業鼓勵服務員添加客人微信,并統一到一個賬號上,用來銷售公司產品,創造了一部分客戶資源。 02. 從“流量”到“留量”。以最普遍的微信社群為例,把陌生客戶變成粉絲到死黨客戶最終變成合伙人,進行推廣,再把這些客戶變成股東。這是一套賣產品→賣模式→賣資產的完整鏈條,從“流量”到“留量”,挖掘客戶的終身價值。 03. 從單向的告知到序列式的對話。社群營銷的思維是序列式的,像電視連續劇一樣,從客戶進入微信群那一刻,第一條公告是跟客戶對話,然后再發出第二條公告、第三條公告等,以此形成序列的對話,是一場和客戶的對話,形成了社群的序列式發售。 過去的營銷是把客戶當獵物,而社群是把客戶當伙伴。未來的營銷要用賦能思維代替管理思維,用伙伴式思維代替獵物思維。 三:線上線下融合不是說說而已 線上營銷一直是商業市場的核心熱點話題。而此次疫情令消費者被困家中,助推線上營銷的飛速發展,春節期間各線上平臺交易額及訂單同比增長數倍,形成井噴式爆發。 疫情期間各大商企均布局線上,包括線上購物、線上推廣、零接觸配送服務等,通過線上營銷積極彌補線下困局。 無論是生鮮電商平臺的訂單迎來井噴式爆發,還是線下企業對線上營銷的回應,無疑都是對線上營銷大勢的回應。線上營銷雖是大勢所驅,但對于消費者而言,線下商業的體驗性依然無法被線上便捷性取代。 因此商企既要順“大勢”也要順“民心”,將線上線下融合,做有“溫度的”線下體驗營銷,做有“內容的”線上便捷營銷。通過提升服務內容、優化購物空間構建“購物+”的有溫度的線下體驗場景。通過釋放品牌信息、沉浸式體驗構建便捷的線上購物環境,形成線上與線下的生態購物閉環。 四:精細化運營越“精”越好 我們經常提到精細化運營,那么什么才是精細化運營?精細化運營實施分幾個步驟? 四組關鍵詞定義精細化運營:【量入為出】— 以效果評估為核心、【各取所需】— 以客戶的個性化推送及推薦為核心、【物盡其用】— 以資金及人力價值合理運用為核心、【伺機而動】— 基于未達成目標情況下,進行二次觸達。 在了解了精細化運營的內容后,我們進一步了解其實施步驟: 挖掘“運營目標”與“人群”、“場景”、“流程”間的聯系,從而形成有針對性的運營思路及營銷手段,在方案實施一段時間后進行總結復盤,回看目標達成度。 正如10年前電商帶來的挑戰一樣,業態從零售為主到體驗式消費,而體驗式消費在疫情期間又迎來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因此,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支出與回報比例、預期目標是否達成均面臨嚴峻考驗,商企的精細化運營顯得尤為重要。 精細化運營流程圖 五:精英人才儲備 人才是企業運營的核心。從運營目標的提出,到方案的落定,再到具體執行及最終復盤總結,整個運營鏈條都需要專業運營人才逐步落位。在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企業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企業應更加重視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形成自己的核心人才競爭力。 路長且險,企業唯有任重而道遠,腳踏實地前行,緊跟時代變化。在運營上講求“精細化”,在營銷及布局上講求“與時俱進”,在人才建設上講求“精英化”,以此才能打贏商業戰場的“持久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