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初乳探秘這些細節你未必知曉 |
發布日期:2020/3/3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274次 |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布實施的《“生鮮牛初乳”和“牛初乳品”行業規范》中對牛初乳的定義是:從正常飼養的、無傳染病的健康母牛分娩后72小時內所擠出的乳汁。牛初乳低的標志性指標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不得低于10%。 乳牛產犢后即開始分泌乳汁,能夠在此后約307-312天內持續產奶。在現代牧場,一般規定前7天為初乳期,7天之后為泌乳期,泌乳期后進人大約60-65天的干奶期,此時應停止擠奶,直至下一胎產犢。乳牛在泌乳期前兩周內所產的乳汁稱為“末乳”,過去,在初乳與末乳之間的乳汁,因成分及其性質基本穩定,被選作原料乳,常規乳品加工的工藝參數一般是針對這種“常乳”而設計的。 現代牧場內,健康乳牛一生可能產犢10次以上,經科學飼養和管理,良種乳牛在一個泌乳期產乳量平均為5000kg左右,高產者高達10000kg以上,即每天產乳約30kg。從世界范圍看,乳牛個體產量最高的品種為荷斯坦乳牛,其次是娟柵牛,后者曾創下過泌乳期產乳18929kg的驚人記錄。正是因為牛乳產量高,現代乳業的蓬勃發展能夠基本滿足加工和消費要求。但是,牛初乳來源十分珍貴,產量尚不足普通牛奶的1%,而且首先必須滿足牛犢的生長需求。 新生牛犢通常在生命的最初2-3天內,通過吸吮或其他方式接受母牛的新鮮初乳。在這期間,大多數健康乳牛產生的初乳量均超出了牛犢的日常需求。一般來說,頭產母牛產生的初乳較之經產母牛要少,經測定它們的平均初乳產量分別為32.7kg和41.7kg。這種差異會因乳牛品種的不同而不同,荷蘭北部地區的荷斯坦乳牛作為世界上最常見的乳牛品種,其頭產和經產母牛的平均初乳產量分別為24kg和54k8。也有研究指出,分娩后最初4天內的初乳出產總量,平均值在39-52kg范圍內。 新生牛犢消耗的初乳量因牛犢自身、母牛個體以及牧場管理體系不同而不盡相同。除了母牛的產乳能力外,母牛與牛犢的接觸時間也會影響初乳的吸吮消耗量。若在產后6-12小時允許牛犢吸飽,初乳的平均消耗量為3.6kg(約為出生體重的10.4%)。 實際上,一些牧場內牛犢出生后便會與母牛分隔飼養,對初乳的消耗量很少,分娩后最初3天內的消耗量一般在6.8-11.7kg之間,約占每頭乳牛初乳平均產量的14%-35%。以每頭乳牛在一個初乳期內平均生產43.5kg初乳,每頭牛犢出生后最初3天內平均消耗11kg計算,每頭乳牛喂養牛犢3天后,仍然可以獲得32.5kg初乳。從牛犢出生后第4天開始一直到斷奶,一般每天喂1.8-3.2kg未稀釋的初乳(很多牧場會收集、貯存富余初乳進行調劑)。以平均日消耗量2.5kg計算,1頭母牛的初乳足以喂養1頭牛犢16天,若公牛犢在出生數天內便賣出,那1頭母牛的初乳可以將母牛犢一直喂養到4-5周。 現代社會早已建立起龐大的乳品工業體系,牛初乳雖然珍貴,但是作為一種高端功能性食品或原料,完全可以保證乳源的穩定,這也是牛初乳研究與開發的基本前提之一。 牛初乳的質量好壞,最根本的參照值就是其IgG含量的多寡。如今,牛初乳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10%的IgG含量早就不是行業追求的目標。例如AUTILI澳特力牛初乳,澳洲原裝進口,原生態牧場飼養乳牛,AUTILI澳特力牛初乳的IgG含量高達30%以上。 牛初乳的科學利用,使得初乳在人體健康方面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優勢,提高機體免疫力,均衡機體內的營養因素,還可以改善睡眠,是我們改善身體健康的不二之選。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