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線下母嬰店復工難,直播賣貨有望成為新出路嗎? |
發布日期:2020/3/2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623次 |
疫情肆虐,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在我們舉國之力抗擊疫情的同時,中國經濟尤其是實體零售行業正在遭遇危機。“宅家經濟”的爆發使得是否擁有線上交易場景成為這一關口企業制勝的關鍵一環,而直播作為當下最為火爆的網絡營銷手段,有望成為線下母嬰店的新出路嗎? 導購變主播,一場直播服務上百人 疫情期間,門店關門,導購歇業,但顧客的消費需求仍然存在。因此,諸如百貨商場等為了方便消費者以及應對疫情帶來的對線下市場的沖擊,紛紛推出直播帶貨、線上直購、建群賣貨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家也能逛商場。據了解,從2月7日開始,銀泰百貨的導購們就在淘寶上直播帶貨,而除了銀泰之外,還有一些百貨商場也開始探索線上賣貨模式。同樣的方式也適用于母嬰店。 以往,母嬰店的導購只能專心服務好一個顧客,當下,導購身處線上交易場景,變身網紅主播,線上種草,引導大家在線下單,讓消費者了解更多優質母嬰商品信息的同時,還能高效地和上百個消費者進行互動,特殊時期大家都宅在家,有更多時間服務顧客。受疫情影響大家都不能出門,面對疫情中焦慮的媽媽們,跟她們聊聊家常,緩解沒人說話的難題,大家心情也都好起來。直播能夠給予消費者陪伴式服務,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服務方式。 一邊哄娃一邊直播,讓共情促進成交 直播其實只是社交電商的一個側面,它是在流量逐漸枯竭之后新誕生的一種在線銷售模式,就當下來看,直播相當于一種社交賣貨,在社交消費場景中,內容是人的附屬項, “人”與“關系”才是社交的核心。因此,母嬰店的主播要適當地維護平易近人的人設,以“人”的真實性去打造信任的“關系”。 一般來說,看母嬰商品直播的多是較為精準的客戶——媽媽群體。在家辦公曾是無數人的夢想:不用早起、無需通勤、一秒到崗、想想就爽。然而,媽媽群體很快就發現,每一個夢想都有孩子在阻擋,一邊哄娃一邊工作的大有人在。對于母嬰店的店員來說,這似乎并不是一件壞事。 即便是在直播中有寶寶突然的哭鬧或者是不經意的闖入直播鏡頭后閃退都并不會讓用戶覺得有任何的不適,甚至于會有更多的煙火氣,更容易產生共情,給予消費者更多的信任感,爭取促成更多的成交。 作為一個零售商,無論是線下賣貨還是直播賣貨的本質都是服務好顧客,在疫情這個關口,大多數門店和企業思考的都是“線上”,線上銷售的體驗,是超越單純感官的更高級別的體驗,即將產品和服務進行疊加,為顧客創造不同于傳統領域的價值點,由此來看,此次疫情或將成為零售進化變革的“催化劑”,隨著線上直播、社群銷售模式的崛起、發展和不斷成熟,線上、線下同步推進的銷售模式或將成為未來實體零售店業的破局之道。 部分內容參考:電商報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