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剛《順應世界大勢,擁抱中國機遇》的主題演講搭建中美青年精英交流平臺 |
發布日期:2020/3/2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547次 |
美國當地時間2月13日下午,在主題為“2020在中國做生意”的課堂上,潘剛受哈佛商學院柯偉林(W.C.Kirby)教授的邀請,給哈佛學子做了《順應世界大勢,擁抱中國機遇》的主題演講,并現場邀請學員們到中國市場的“大課堂”親身體驗。沒想到邀請一經發出,便引發同學們一片歡呼。 據了解,伊利與哈佛商學院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十年前。當時,哈佛商學院高級副院長麥偉略(F Warren McFarlan)撰寫了名為《伊利:中國乳業的領軍者》的案例教材,正式將伊利引入哈佛商學院課堂,并邀請潘剛與哈佛MBA精英進行了交流。 事隔十年,由柯偉林教授編寫的《伊利:打造全球化的乳業公司》,再次成為了哈佛課堂上的經典商業案例。潘剛也因此又一次受到了哈佛商學院的邀請,遠赴波士頓與學子面對面交流。 分析人士認為,青年是企業發展的生力軍,也是輿論場中最活躍的人群,是未來經貿發展的希望所在,潘剛邀請百名哈佛學子到中國參觀訪問,其意義顯然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參訪,這將對中美經貿合作有積極的深遠意義。 中國國家領導人曾指出,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經濟全球化也確實帶來了新問題,國際社會圍繞經濟全球化問題產生了分歧。消弭分歧的最好辦法是什么?當然是交流。特別是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貿交流的重要意義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正如潘剛在哈佛商學院的演講中所強調的一樣——“中美兩國在經濟貿易上的關系,就像一杯牛奶,早就水乳交融,不可能再分成水是水、奶是奶”,要想推動兩國的經貿合作,需要更多、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 “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背后,”這是潘剛對中美經貿信心的彰顯;而哈佛學子現場的熱情回應,也讓人們對中美經貿的未來有了更多的底氣。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