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母嬰生活現狀,危機也是契機 |
發布日期:2020/2/27 發布者:zgytzsw 共閱31174次 |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亂了老百姓假期的出行計劃,也在不同程度上沖擊了國家經濟發展,母嬰行業自然也無法幸免
疫情期間(2020.1.21-2.15)線上銷售服務增長明顯,母嬰社區店的客單價同比上升超過80%,相比之下,線下親子家庭服務遭遇嚴寒。
疫情之下,有機可尋 母嬰線上商城迎來上升期 疫情讓用戶足不出戶,疫情之下, 商超受寵,因為國家管控,快遞受限,日常極其方便的網絡購物顯出疲態,相比線上虛擬購物,商超更加眼見為實,售后也更方便快捷。更何況遠水解不了近渴,帶貨再好也要快遞給力。
母嬰線上商城將迎來一波上升期,客戶購買次數少但單次購物金額大,這是疫情時期“少出門多囤貨”這一特殊現象的體現,即買即得無需等待,即使線上購買也可以同城配送是商超、社區店獨特的優勢。
少出門多囤貨”其實也是母嬰人群對疫情影響的一種擔憂,“囤什么貨”體現出了母嬰人群對特殊生活物品的需求所在。 疫情下母嬰用品哪些比較高流通
除了口罩、酒精這類疫情“硬通貨”,孕媽和寶媽囤貨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孕媽們或出于擔心隨時待產而選擇提前囤紙尿褲、嬰幼兒用品和寶寶奶粉,這三樣的比例分別是:29.4%、25.31%和25%。
而寶媽們囤積紙尿褲的比例更是高達6成!
或許是“紙尿褲加工廠被征做口罩”的猜測讓媽媽們擔憂,加上疫情期間快遞不便,嬰幼兒對紙尿褲需求量大,因此疫情期間“紙尿褲”成為母嬰人群囤貨之王。
在疫情中我們發現電商暴露出的種種亂象,例如缺貨,哄抬物價,假貨橫飛,延遲或無法發貨等問題,反觀母嬰店因為深入社區,對消費者的需求能主動積極反應,在物流受阻的情況下,實體供應鏈的庫存緩解了短暫缺貨的問題,另外送貨上門的服務也維系了供應鏈最后一公里,這對消費者或母嬰零售業者都是一種啟發,也是母嬰實體店的優勢。
春季到來,萬象更新,疫情過后門店必須利用好一些節日和主題來推動銷售的同比增長,從而帶動整個賣場銷售業績的增長。
疫情過后的一段時間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抓好這段時間涉及的重要工作,能讓我們減少損失甚至創造新的銷售奇跡!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