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爆發的那些行業,會是“曇花一現”嗎? |
發布日期:2020/2/27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484次 |
手游只有短期利好 春節期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開始了在家宅著的生活,手機就成為了樂趣,和朋友一起“開黑”“吃雞”,用來消磨大量的時間。 有數據顯示,大年三十當天,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流水為20億左右,去年同期為13億,王者榮耀官方隨后確認了上述數據。 而且根據七麥數據統計,1月21日至27日期間,下載量上升最快的50款應用的前三類是休閑游戲、視頻影音和醫藥相關類,分別占比52%、8%和6%。 除上述提到的手游外,體感游戲《Just Dance 2020》、獨立游戲《尸溯》到各類休閑小游戲如《貪吃蛇》、《動物餐廳》等也都被玩家玩了個遍,在斗魚、虎牙等直播平臺上也忙壞了各類游戲主播。 其實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賺錢的仍然是那些已經上線的、擁有大量用戶的、形成品牌的老游戲。而且越是頭部的產品,就越能拿走最大的用戶紅利。 但是在這個春節期間,卻冒出了一個黑馬,之前沒有名氣的《小美斗地主》突然連續6天登頂免費游戲榜,甚至超過了騰訊旗下的《歡樂斗地主》,有數據表示該款游戲春節期間日活人數超過100萬,每天的廣告收入過百萬元。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這也很好理解,麻將館都停業了,但打牌不能停啊,只能轉到線上過過手癮。中國民眾至少有2億多人,對麻將運動有著不同程度的認識、實踐和喜好。這些人轉到線上,算是一股不少的增量。 但是疫情過后,斗地主游戲的活躍度必定會大幅下滑。原因很簡單,你見過幾個打牌不打錢的? 相對來說,其他游戲在疫情結束后衰退要緩慢一些,但仍然很難說就因為這次疫情一直火下去,火個三五年。 目前一款端游的平均生命周期就是3-5年,對于頁游和手游來說,生命周期也就是3-5個月。 游戲的生命周期本身就短,難逃衰落的命運。玩家對一款游戲的興趣會下降得非常快,需要不斷的新內容去刺激,這很考驗開發商的能力。什么新內容能吸引玩家,開發商自己心里也是沒譜的,全憑運氣。像王者、吃雞這類游戲成為爆款,也有運氣成分。 所以,疫情只是讓手游行業短期利好,長期來說和以往并無差別。 視頻娛樂行業迎來“春天” 1月23日,受疫情影響,包括《囧媽》在內的多部春節檔影片集體宣布撤檔。 僅隔一天的1月24日,今日頭條發布消息稱,電影《囧媽》將在1月25日上線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和歡喜首映APP,均為免費獨播。令人意外的是,導演徐崢和《囧媽》沒有選擇與老牌視頻平臺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而是選擇了以短視頻見長的今日頭條。 除此之外各家視頻平臺在春節期間也都有所行動,比如芒果TV開放春節期間的免費會員,用戶可以免費獲得芒果TV的付費內容權益和免費去廣告權益;愛奇藝放出6部免費電影及熱門獨播劇《愛情公寓5》、《絕代雙驕》、《大主宰》;騰訊視頻主要推出熱門獨播劇《三生三世枕上書》和《將夜》來吸引用戶。 “宅經濟”雖然帶火了在線娛樂,但對院線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據中信證券預計,疫情期間,電影、院線等收益將顯著受損,并且很多影視劇因為疫情的關系處在停拍的階段,之前計劃2020年下半年上映的內容也都處于停滯期,下半年有可能會陷入劇荒。 但同時也給行業人士一個思考的時間,未來到底怎么做才能迎來春天? 線上醫療迎來出圈機會 數據顯示,截止1月30日,在線義診累計訪問用戶數超280萬,醫生數量超1000名,參加線上義診的在線醫生人均日接診量超100單。 據易觀醫療健康分析師陳喬姍觀察,這次疫情中互聯網醫療、醫院信息化、慢病和婦幼等細分領域的互聯網企業大多都參與了進來。 在短短幾天之內,各家義診服務了幾十萬人次,參與醫生超過10萬人。一方面排查疑似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減少社會恐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幾家頭部平臺的日活、月活。比如阿里健康、丁香醫生、騰訊健康等都開通了在線義診,進行初步的篩選,緩解線下壓力,也讓更多的人體驗了互聯網醫療。 相比之前互聯網醫療在互聯網人群中的滲透率大概在3%,因為大家對這個不是很信任,現在大家愿意去接觸互聯網醫療,用戶從義診中體驗到了實惠,這樣給平臺也帶來了新用戶的增長。 峰瑞資本副總裁馬睿認為,此次疫情會使原來一些低頻行業的線上化機會出現,培養在線習慣后能有留存的企業將會直接受益。 但疫情之后,線上醫療是否能持續接力還很難說。 因為根據大家以往的習慣,生病還是會去醫院,除了對于平臺會有不信任的因素在,還有部分中老年用戶對于互聯網不是很熟悉,覺得有一定的欺騙性。 而且現在用戶使用線上平臺是因為義診,但是疫情過后是否還有優惠,誰也說不好。 無接觸生意“火”了 2月4日一則武漢“火神山”醫院的無人超市突然登上微博熱搜,這個超市采用的是手機自助掃碼結算,而且是24小時營業,僅僅開業第一天就接待了200多人。 該超市是由中百倉儲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鮮達共同建設,中百倉儲負責供應貨物,而淘鮮達提供無人收銀系統。 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無接觸配送突然成為了當前的剛性需求。 據業內人士透露,“以前每個月銷售額是500臺左右,最近一個月預計是1500-2000臺,而且他們庫房的存貨已經售空,僅剩下展廳的展示柜了”。 天貓超市、盒馬、餓了么、肯德基、必勝客也紛紛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或“無接觸點取餐”服務。消費者可以在訂單備注欄選擇“無接觸式配送”,要求把貨品放在門口、前臺等指定位置,待騎手放置妥當后,再前去取貨,不用直接接觸。 除此之外,為了自救維持營業,喜茶、瑞幸咖啡開始在無人零售上發力。喜茶目前已在深圳、重慶、北京、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的150家門店推出取茶柜,用戶線上下單后,待茶飲制作完畢,店員會將茶飲放進柜子里,再通知取茶,從下單到取貨完全不需要和店員有任何接觸。 但是疫情過后,這些無接觸生意能否持續還很難說。 根據以往無人零售機、無人咖啡機、無人便利店的經驗來看,正常時間段很難有機會,大多都是在資本的推動下火完一波就倒閉了。 事實證明,人們還是喜歡在有人的店去消費,體驗更好,貨品多。而且從供應端來講,以便利店為例,只有有店員的便利店可以做利潤更高的鮮食,無人便利店、貨柜都無法與之競爭。 而像無接觸式配送,體驗過就知道,還是送上門好呀。 下沉市場用戶提升 根據QuestMobile 2019年5月發布的《下沉市場報告》顯示,下沉市場用戶規模超過6億,18歲以下、46歲以上用戶較多,社交、娛樂、資訊是下沉用戶最常用的應用類型。 每年春節都是線上娛樂產品在下沉市場獲客的高峰期,一方面是大家的休閑時間變多,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量用戶流動返鄉。 但是今年的春節因為疫情導致假期延長,用戶在家的時間變多,進一步推動了下沉市場用戶的增多。 首先,之前大家串門拜年的方式全部轉到了線上,用微信或者電話的方式交流情感,而且一些帶有信息分享或者話題的產品更容易受到低線城市用戶的喜歡,比如短視頻、資訊等。 其次,大家的空余時間變多,下沉產品常用的網賺模式效果就會突出。比如趣頭條1月25日上線的“抗肺炎”頻道,在一周時間內,頻道閱讀量增長185%;同時,超過1300萬用戶通過“肺炎疫情實時追蹤”專題了解疫情的最新進展,專題累計服務超過1.3億人次。 主打免費閱讀的網文平臺米讀則表示,春節全國性疫情爆發的偶然事件,讓在線文娛市場數據可能有較好的表現。 但是疫情之后,這些線上娛樂產品能否繼續得到用戶的關注,也會面臨很大的問題,比如留存用戶,因為像新冠肺炎這類的資訊很快就會被替代,大家的關注點就會轉移到其他的產品上面;或者是拉新效果,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品采用返現形式激勵用戶,用戶更易傾向變現效率高的產品。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火熱的背后,“用戶需求”才是真正的爆發點。 雖然當下階段疫情還在寒冷的冬天繼續,對于一些小的創業者來說,可能真的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新的機會也在向我們招手,希望“宅經濟”從業者可以抓住機會,迎來自己的“春天”。 參考資料: 1、疫情之下,“宅經濟”再次被點燃 2、游戲之外,開年文娛“宅”行情的三大主題“花落誰家”? 3、疫情之下,“無接觸”生意火了 4、“網上看病”開始邁入主流? 5、全民手游的這個春節,贏家卻屬于這匹黑馬 6、疫情最受益宅經濟:非游戲莫屬? 7、數百號源幾秒搶光,新冠疫情會成就互聯網醫療嗎?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