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美在线-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美女在线视频-日韩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亚洲无专砖码直接进入

中國嬰童招商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內容

新聞內容

    價值被低估的圣牧,何時能“春意盎然”?
    發布日期:2020/2/22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967次

    作為“國內有機第一股”的中國圣牧,在連續兩年經歷虧損后,為及時止損,把下游產業交予了蒙牛,并積極發展上游養殖業,就在出現好轉的時候,受疫情封路的影響,連日來,股價持續呈現出下行的狀態。





    截至2月5日收盤時,中國圣牧每股股價0.19港元,跌幅1.02%,成交量520.4萬股,成交額104.08萬,總市值12.39億。







    兩年共虧損32.1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圣牧是由蒙牛前執行董事姚同山于2009年10月創辦,以沙漠全程有機產業體系為特色,號稱“中國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2012年將業務進一步拓展到自有液態奶品牌,后于2014年,頂著“有機奶第一股”的光輝入駐香港資本市場。





    上市之初,中國圣牧果然不負“有機奶”的眾望,當年實現營收21.32億元,此后,2015年和2016年兩年營收均保持穩定增長,依次為31億元和34.67億元。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從2017年開始,中國圣牧上市后的業績出現首次下滑,正是此次下滑直接導致公司的凈利潤虧損了9.86億元,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244.84%,2018年更是跟隨2017年的腳步,將虧損擴大到22.25億元。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中國圣牧在2018年乳業上市公司的排名中,以營收21.64億元和凈利潤虧損22.25億元的成績,奪得了倒數第一的“桂冠”。





    對于虧損的原因,中國圣牧相關負責人表示,是由于大環境不景氣,液態奶的銷售及原奶銷售價格上不去,再加上壞賬撥備及生物資產減值導致公司虧損超20億。





    因此,迫于形勢所趨,中國圣牧不得不及時調整了公司發展戰略。







    下游產業“低價”售予蒙牛





    在中國圣牧正處水深火熱之時,伊利曾企圖伸出“援手”。2016年10月,伊利發布公告稱,伊利計劃用46億元收購中國圣牧37%的股份。但在2017年4月,伊利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此次收購停止,原因是股份買賣協議中的先決條件未能全部達成。





    最終,中國圣牧還是等來了蒙牛,2018年12月24日,中國圣牧宣布其全資附屬公司圣母控股和圣牧高科擬以3.03億元的總價,向蒙牛出售合計持有的中國圣牧51%股權,并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作為此次交易的先決條件,中國圣牧將其所有下游乳制品業務鏈及相關資產轉讓給目標公司。





    不過截至交割日,圣牧的實際評估值僅為2.66億元,遠低于2018年9月的5.59億元評估值。根據雙方協議,蒙牛支付給圣牧控股和圣牧高科的首付款因此也下調了近6成。





    圣牧方面表示,圣牧估值下降的主要原因為2018年9月30日至2019年4月30日期間產生經營虧損。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圣牧高科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低估的部分包括飼料種植、奶牛養殖等生物性資產以及圣牧的有機認證系統等無形資產。實際上,目前是圣牧業績的低谷期,價值肯定會被低估。“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圣牧高科對蒙牛而言十分劃算。而探討交易是否公平沒有必要,因為對圣牧而言,能找到接盤方收購其下游資產才是最重要的”。





    據了解,近日,蒙牛再次出資800萬元收購了圣牧高科剩下的49%股份,也就是說,蒙牛已擁有圣牧高科的全部股份,掌握了中國圣牧的全部下游產業。





    實話說,中國圣牧迫于近些年的經營壓力,為及時止損,聚焦奶牛養殖業務,出售下游產業可能是別無選擇的辦法。





    宋亮認為,蒙牛對圣牧以后的幫助很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基本解決上游的收奶問題,二是有序推進下游產品品牌建設。不過,蒙牛對圣牧的收奶量還遠滿足不了圣牧的需求,只是對圣牧而言,押寶蒙牛是唯一的指望。







    生鮮乳運輸受阻,牧場再遭打擊





    拋開中國圣牧下游產業不談,中國圣牧前幾年的上游形式也并不容樂觀。





    據中國圣牧年報顯示,2016年到2018年,中國圣牧上游養殖業實現收入分別為26.62億元、25.02億元、24.04億元,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在2018年,圣牧上游養殖業務中毛利率較高的有機原料奶業務出現量價齊跌的局面。





    據了解,中國圣牧有機原料奶業務單價已從2017年的4571元/噸下滑到2018年的3789元/噸,銷量從2017年的43.3萬噸下滑到2018年的36.3萬噸,使得有機原料奶銷售收入從2017年的19.8億元整體下滑到2018年的13.7億元,減少了6.1億元。





    由此可知,圣牧上游養殖業所面臨的情況不容樂觀。不過,在蒙牛入股中國圣牧后,中國圣牧對比以往還是有了很大的改觀,據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中國圣牧銷售收入14.20億元,較2018年同期上升1.5%,實現毛利額5.17億元,較2018年同期上升19%,錄得凈虧損為2080萬元,奶牛養殖業務實現凈利潤為3220萬元,已實現扭虧為盈。





    在2019年中期期間,中國圣牧銷售的原料奶價格為4元/公斤,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18.3%,高于行業水準。





    而且,根據2018-2019中國乳品行業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國內有機奶發展仍值得期待。





    報告顯示,有機奶具有較高毛利率和尚未完全開發的國內市場空間,近年來發展較迅猛,伊利金典、蒙牛特侖蘇、三元極致、圣牧等有機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高端液態奶市場的發展,市場競爭核心從價格逐漸轉變為品質競爭。





    在有機奶產業發達的法國、德國等國家,有機奶粉市場占比已達30%,而國內無論是有機奶粉還是有機液態奶,市場占比均只有1%至3%,因此國內對于有機奶的需求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然而,就在中國圣牧上游養殖業逐漸有所好轉之時,受此次疫情封路的影響,中國圣牧再次遭受了打擊。宋亮對表示,目前中國圣牧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奶源的流通性。





    據了解,為了防控疫情的傳播,許多地區自主實行了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員流動,也阻擋了拉奶車等正常的流通,因此對整個上游養殖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對于上市牧業的股價的影響,也表現得較為明顯。





    有股民在雪球評論:2019年在中國圣牧持倉最重,在中國圣牧上虧得也最大,這股還有希望嗎?





    宋亮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圣牧股價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國內疫情對整個奶源打擊比較大。第二方面是整個奶源目前沒有一個新的可持續盈利機制,因為國內奶源整體價格偏高,外加國家對外奶源政策的開放,那么圣牧能否正常盈利,這是看不清的。第三方面是,收購剛結束,趕上疫情,和機構的溝通有延遲,很多機構在形式不明朗的時候比較保守,所以造成股價下跌的情況。





    宋亮認為,因為疫情的影響,整個生鮮乳的供應和價格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股價的下跌,并不是持續性的,等到疫情好轉,大家看清市場以及蒙牛在相關方面的數據、報告、分析等,還是會有所改變的。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 網站聲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臺,對具體的交易過程及信息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 咨詢熱線:010-57895369 電話: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權所有:嬰童招商網 【www.huazhuanjixie.cn】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60322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