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愛佳丨你以為還早但其實你已經遲了太久 |
發布日期:2020/2/20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372次 |
有的寶寶已經都過了三歲了,而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卻還是不重視,因為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教育入手太早沒用,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遲了太久。 我們都知道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是進化論的主要奠基者,但許多人不知道,他還是一位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專家。有一天,一位貴婦抱著一個嬰兒專程來請教達爾文:請問先生,我想教育好我的這個孩子,您說從什么時候開始教育最好呢?達爾文看了看那個可愛的孩子后問:夫人,請問您的孩子多大了?婦人回答:才兩歲半。達爾文感慨的說到:哦,很可惜,夫人,您孩子的教育至少已經晚了兩年半了! 早期教育的興起,不是空穴來風。近年來,神經醫學和腦科學的研究發現,與人類智能密切相關的大腦神經的發育從胚胎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出生后三年,所以說嬰幼兒時期的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有目的的刺激和教育可以增進腦細胞的功能,甚至可以使某些隱藏的功能得以恢復,但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在生命發育成長的早期,即0-3歲。 而我們許多家長由于認知的問題或者由于事業的關系,恰恰忽視了寶寶的這一關鍵時期,而是簡單的把孩子托付給家里的老人或干脆請個保姆來照看孩子。這也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在關鍵時期缺失了應有的教育,使得孩子的智力未能充分的得到啟蒙,或者使得孩子未能養成思考探索的習慣,到了入學的階段,孩子接受知識能力不足和適應力差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這時如果父母再一味的抱怨孩子,就會進入到一種惡性循環當中,父母越抱怨,孩子越是“舉步不前”。 其實,對于孩子的教育,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是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大家往往發現,那些對自身教育重視的孩子父母,其孩子的教育往往也優于其他孩子。記得曾看過一篇 “十佳媽媽”育兒經的分享,其中一位孩子媽媽更是在準備孕育寶寶之前就去研讀一些育兒的書籍,也會找機會去聽一些教育孩子的課程,當她開始孕育自己的寶寶時,她就把前期的那些知識儲備與實踐相結合,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和修正。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父親也沒有做一個旁觀者,而是暫時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全程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這個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始終在父母的正面引導下,所以后來也印證了這個孩子在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發展都是良性的,成為了一位表現非常優秀的孩子,受到了包括孩子同學和老師的廣泛認可。 親愛的家長們,您的孩子多大了?您可知,從您開始想要孩子的那一刻起,影響孩子的教育就已經開始了。從一定程度上講,作為父母,您的認知和努力到達了哪個層次和水平,也大概率的反映了您的孩子將來會成長為什么樣子!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