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暴漲扎堆入局口罩你考慮好了嗎 |
發布日期:2020/2/19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202次 |
2月12日,一則“進價6毛口罩賣1元,店主被罰4萬”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極大關注。有網友表示“1塊錢的口罩完全是良心價”“賺這點差價還被罰,誰還賣口罩”“2元能買到也不錯了”…… 與此同時,網上陸續出現了很多新聞,原本幾塊錢、十幾塊錢的口罩,以成倍的價格銷售出去,例如北京一藥店10只口罩賣850元,當事方被罰300萬元,全民拍手叫好。 非常時期應有非常之舉,公眾歡迎使用非常手段,從嚴從快從重處罰哄抬價格、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但對于“6毛口罩賣1塊罰4萬”這樣的做法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服。這背后,其實歸根究底還是口罩緊俏的窘迫現狀。 面對“一罩難求”的困境,紙尿褲由于與口罩在原料、技術等方面存在諸多相同點,一些紙尿褲工廠已經開始轉產口罩生產線,許多紙尿褲品牌也正在規劃推出口罩,而我們身邊許多紙尿褲代理商也充分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臺轉行賣起口罩。今天就來聊聊到底是哪一環節促成了口罩價格的上漲。 原料聚丙烯價格穩定 作為口罩生產鏈的上游原料,聚丙烯價格并未增長。1月31日,國內最大民營石化集團恒力相關負責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019年全年適用于口罩的聚丙烯價格大概在8000元出頭/噸,現在反而下降到了7000元出頭/噸,價格都基本穩定。 據了解,雖然疫情影響下目前國內口罩缺口巨大,但聚丙烯的供應并不緊張,一方面是聚丙烯轉換為口罩所需用料沒有那么多,一噸聚丙烯大概可以供應20萬個普通口罩的生產,另一方面是聚丙烯的生產比較充足,我國每年聚丙烯產量大約為2000萬噸以上,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神華、中煤等大型央企,也有民營企業,因此聚丙烯沒有出現供不應求。 運費與人工成本推升無紡布成本 聚丙烯價格未增長,但隨著疫情發展,各地交通管制,物流運輸不暢,聚丙烯運費漲價。甚至有企業表示,運費不是關鍵,關鍵是你有聚丙烯,但根本找不到車運送。 此外,工人在春節期間冒著風險上班,每人每天要補貼幾百元,人工成本也漲了不少。在無紡布重鎮仙桃市,招工難是工廠面臨的一大問題。有工廠負責人表示:“仙桃是疫情重災區,給三倍工資,工人都不一定來。” 無紡布價格上漲除了對當下緊缺的口罩價格產生影響,也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業鏈上的其他產品,可以判斷衛生巾、紙尿褲、濕紙巾等以無紡布為原材料的產品很快將會迎來漲價潮。 口罩機漲價380%,生產線成本增加 需求驅動下,口罩廠紛紛擴產,更有大量企業跨界入行,直接導致了口罩機需求激增。2月6日,中國石化在微博發出英雄帖,“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這也是許多跨界企業新增口罩生產線所面臨的困境。據了解,現在口罩機的價格從一臺25萬漲到120萬,漲價380%!有工廠老板感慨,“口罩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市場,有人覺得兩周后就不需要口罩了,有人還在花10倍的價格買110天后交貨的口罩生產線進入市場。”疫情過去后擴產的生產線如何處置?現在咬牙花重金購入的設備何去何從?有從業者預言:一兩年后1折賣…… 據了解,大型企業防護用品的流通有兩個渠道。一是直銷到B端的醫療機構,二是通過代理商向下進行分銷,這一部分會出現分化。流入C端的中間環節多達數層,最后到終端消費者手中,貨還是那個貨,但價格漲了幾倍。尤其現在人人搶貨,中間代理商的層級越來越多,這也是目前政府介入到采購流通環節的主要原因。此外,疫情蔓延下物流不暢,也在無形中增加運費成本。 戲劇的是,就在全民搶購口罩時,出現了一個怪象,一些能拿到貨的商家反而“躡手躡腳”了?谡植少徚魍ㄟ^程中,一些商家拿貨價本就高,只能賣高價,“即便有貨,賣也不敢賣,賣了要被人罵,不賣也要被人罵”正是一些藥店的心聲;多地出臺政策,嚴禁相關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也讓一些經銷商更加忐忑,擔心被“錯殺”,所以他們選擇了“按兵不動”。 一條產業鏈上有人歡喜有人愁。2010年紙漿價格上漲,紙尿褲、衛生巾及生活用紙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漲價潮。而此次在口罩龐大需求的影響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紙尿褲、濕巾等廠家生產成本攀升,行業利潤減少,進一步影響衛生用品行業格局。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