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新品市場是否會受到“閑置”平臺的沖擊? |
發布日期:2020/2/17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716次 |
據悉,母嬰電商平臺貝貝網已推出“閑置”業務,閑置商品以母嬰用品為主,為平臺8000多萬用戶解決閑置二手商品轉賣問題,成為國內首個專供二手交易服務的母嬰平臺。但是由于互聯網電商平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監管與法律約束,信用體系是這類閑置平臺的短板。 母嬰用品“閑置”平臺前景可期 全面二胎政策放開以來,中國的嬰兒出生率明顯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者需求與理念的升級,高品質成為母嬰產品用戶消費決策的金標準。而育兒階段是女性朋友最容易沖動購物的時期,很多階段性嬰幼兒用品還沒能用得上就將面臨“下崗”。 事實上,“二手”這個詞在中國其實還沒有完全被人們接受。很多人會懷疑商品的質量和檔次,甚至會覺得沒面子。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80%家庭常用的消費模式是二手交易,他們一般以審美喜好和個人實際需求為消費動機,購買實用性高的二手物品。其實二手商品本身并不一定低劣,能被出讓的物品一般是具有二手交易價值和流通價值的。 據《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閑置市場規模保守預計已達4000億,而“閑魚”、“轉轉”、“樂空空”等互聯網平臺的出現,使一直相對沉寂的二手交易市場在互聯網時代開始有了活力。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閑置交易平臺——“閑魚”在上線兩年后已有累計超過1億實名認證用戶,已成交閑置交易物品達到1.7億件;閑置分享平臺2016年2月上線后,用戶在以月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長,58集團旗下二手電商“轉轉”APP此前也宣稱上線兩個月日活躍峰值達到了100萬。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閑魚”、“轉轉”等各大平臺發布的二手商品種類繁多,但不論在哪家APP平臺,母嬰用品、閑置玩具的交易量都表現得尤其活躍。母嬰閑置物品也已成為排在手機、服裝后的第三大品類。貝貝網“閑置”業務也瞄準母嬰二手市場的優勢,試圖在如今火暴的互聯網二手行業中分得一杯羹。 母嬰二手“閑置”業務出現后,寶媽們迫不及待地把家里閑置的一些有一定嶄新度的母嬰用品展示在母嬰平臺上。寶寶不再玩的進口玩具、幾乎沒用過的嬰兒床、還沒穿過的衣服、只用了一兩次的輔食機、半新的學步車……媽媽們可以發布各類母嬰商品轉讓信息,也可以搜索附近其他媽媽轉手的母嬰商品。更精準的用戶群和更細分的閑置資源,讓媽媽們能更方便地找到母嬰閑置買賣市場。 新品母嬰市場影響有限 據羅蘭貝格最新公布的報告預計,已經經歷了16個年頭發展的母嬰行業,到2020年,整體規模將達到3.6萬億元,2016-2020年復合增速高達17%。其中,嬰童產品及嬰童服務將保持主導地位。 從上述分析來看,如今并不成熟的二手母嬰買賣需求背后,是一個即將爆發的市場。那么母嬰新品市場會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廣州市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會長彭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多母親都會遇到別人送太多母嬰用品的狀況,而且小孩生長快,母親哺乳期短,很多用品沒用完扔了是浪費,送人又不一定找到合適對象,因此這種二手母嬰平臺有一定的市場。但是大多數母親還是愿意為自己的寶寶采購一手用品,因此這個沖擊是有限的。 目前,母嬰市場傳統的消費觀念正在不斷被顛覆,“好東西才值得買二手”的觀點正在慢慢被媽媽們接受,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開始愿意交易生活中的部分閑置母嬰物品。與此同時,人們對母嬰部分新品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小。 此前,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分享經濟分論壇上,58集團高級副總裁、國內專業二手交易平臺轉轉CEO黃煒對于閑置交易提出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觀點:只有好的東西才值得賣二手。黃煒坦言,如果一個模式能夠提升供需端資源的使用效率,那它就比原來的經濟更有活力,傳統模式資源的需求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中研普華研究員覃崇認為,像貝貝網推出的這類母嬰“閑置”業務,促進了母嬰消費者之間二手產品的交易,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市場的需求,但是從整體看,并不能對母嬰新品的生產、發布造成大的影響。因為,對于新品而言,總有優于舊品的地方,加上我國“421”的家庭結構、對母嬰產品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在選擇上更多地傾向于新品。 二手平臺信用體系有待完善 隨著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閑魚”、“轉轉”、“回收寶”等二手閑置平臺的交易流程也在逐步簡化,很多人不開店就可以直接售賣二手閑置物品,也為一些不良用戶提供了生存空間。有很多網友發帖吐槽自己在二手網站的經歷:“成功賣出的閑置手機被掉包后退款”,“賣方發出的是假貨價格卻很高”,“質量問題導致雙方起爭執無法維權”等。同樣,貝貝網APP推出母嬰“閑置”業務后,也有很多人對母嬰閑置平臺的信用體系提出了質疑。 二手母嬰交易,從本質上看是共享經濟。目前我國大力發展共享經濟,二手母嬰平臺也順勢發展。隨著相關規章制度的完善,未來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就目前而言,平臺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覃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對此,沈萌表示,二手交易平臺可以盤活沉淀的閑置資源,特別是母嬰產品這類只有很集中使用期的商品,推入二手交易平臺變現的動力較強。但二手母嬰用品的安全性和衛生性是很重要的,平臺只是一個信息中介,那么是否能夠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對于母嬰健康至關重要。 覃崇認為,二手母嬰信用體系仍然存在不足。首先,存在責任分擔問題和售后問題。母嬰產品,特別是嬰兒用品,安全系數要求很高,假如使用產品出現問題,是銷售者還是平臺或者運輸部門、消費者等承擔責任,監督手段較少,責任尚未明確。其次,二手母嬰閑置平臺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由于母嬰二手交易是新出現的母嬰產品交易形式,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假如出現問題,只能借鑒其他產品的交易相關法律法規來判罰,缺少針對性。 除此之外,彭澎表示,這種二手母嬰閑置業務是有前景的,但是要處理好一些問題:一是用品的安全性,保管不好或者運輸包裝不好可能影響質量。二是交易價格一定要比新品有吸引力。三是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四是防止魚目混珠,冒充閑置商品賣假貨。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