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MoreCare全日托的老師必須擁有三重身份 |
發布日期:2020/2/16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829次 |
小時候,嬸嬸在給堂妹選擇專業的時候,有一條底線——妹妹歌唱的好,學過幾年舞蹈,人也好看,以后去當個幼師也不錯。這似乎也是人們對于幼師這個行業的想象,不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戲嗎? 現在在MoreCare選拔老師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候選人,唱著老調的兒歌,跳著形式化的舞蹈。但是這是給孩子選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的標準就不能只是這樣。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的育嬰師姐姐也能寫出一首詩來,會不會感覺是“開掛”了。當過多年住家育兒嫂的MoreCare資深育嬰師——邵娟姐姐,在她的轉正答辯上說:“我選擇MoreCare,是因為我不想以后我的兒子在給他女朋友介紹他媽媽的時候只會說,她會換尿布,會喂奶,會哄娃,而是可以自豪的說,我媽還會寫詩、編兒歌、做玩具、做繪本。” 用羊毛扎出一個玩偶來,幾乎是MoreCare的每個受訓老師的第一堂課。接下來她們還要面臨諸如用毛線打出一個玩具、用布縫一本繪本、用路邊的樹葉和石頭制作一副畫、制作個布偶并且編成一個戲劇等等這樣的考驗和訓練。 每位受訓的老師還要經歷國際知名的奧爾夫音樂體系、教育戲劇體系等等的培訓和考核。 美,就在老師們自己制作的玩具、繪本,布置的環境中,慢慢的傳導給孩子,讓孩子也有“美”的慧眼。 孩子擁有的一項重要能力,是模仿,模仿成年人的處事方式、行為舉止、語言、邏輯……。反觀我們自己,我們會發現身上有很多父母的影子。因此,MoreCare對于老師的重要要求是做個好的榜樣——行為有規則、待人有溫度、做事有邏輯。 一位媽媽曾在朋友圈,分享說:早上姐姐在家因為裙子有褶皺穿著不好看又“發瘋”的控制不住自己,開元走過去從后面抱住姐姐安慰她。加餐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盤子送到老師那里;自己主動去看書,讓媽媽“講講”。點滴細節,不起眼,但我卻覺得老師的教育和示范很重要,這些都是可以受用一生,讓他幸福地生活,謝謝MoreCare。 第三重角色,養教專家 MoreCare和很多早教中心、幼兒園、托育機構不一樣的地方是,強調“養教合一”。在養育中,融入教育,孩子進入MoreCare的那個時刻開始,就進入了一個充滿教育元素的環境,在MoreCare的每一刻,都是教育過程。另一方面,“養是基石”,幫助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進行充分的運動,發育各項機能,獲得健康的身心。 因此,對于MoreCare的老師來說,換尿布、喂奶吃飯、哄睡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很基礎的,而重要的是她們熟知孩子在每個月齡的發育特點和照料重點,掌握科學養育、發展各項機能的方法。她們會記錄孩子每天成長的變化,定期制定針對個人的養育計劃。 同時,每天還要觀察孩子的興趣,通過興趣點的累積,給孩子“生成課程”——以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啟發他們去探索感興趣的知識和技能。每個階段養育、教育的重點,都會及時的跟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在家里也能繼續幫助孩子。 這些技能都得益于她們所接受的蒙特梭利、華德福、兒童心理、兒童發展、科學保育、營養膳食、成長檢測、幼兒疾病與健康、藝術創作、兒童文學等等科目的訓練。她們是按照“養教專家”的標準進行學習和成長的。 因此,老師就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照料者”,MoreCare也不是一個把孩子“寄存”10個小時的地方。老師們的這三重角色,是為了幫助孩子身心健康、懂得愛、敢想能做、會社交、有邊界感,最終長成“有幸福能力的人”。 所以,MoreCare并不需要一位只會“吹拉彈唱”的老師。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