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規模的下沉市場還藏著多少潛力? |
發布日期:2020/2/13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197次 |
從各個行業的發展數據中可以看到,以前雄踞增長榜首的一、二線城市風光不再,三、四、五線城市的消費在激活。有數據表明,6.7億下沉市場用戶體量,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規模。尤其從母嬰行業消費用戶城市分布的情況看,母嬰消費渠道下沉明顯,三線、四線、五線城市以及非線級的鄉鎮母嬰用戶,已成為企業布局的重點對象。那么被反反復復提及的“渠道下沉”究竟是怎樣的呢? 下沉市場人口多,增量空間待挖掘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就移動網民的城市分布來看,相較于2018年,二線城市的移動網民數量有所下降,而三四線城市都在快速增長,可見,三四線城市用戶正在加速爆發,成為移動線上消費的主力。 此外,據國家統計局、天風證券研究所的數據,目前三線城市的人口規模是一線城市的6倍左右,且近10年人口增速仍會高于一、二線城市。根據長尾理論,對零售商而言,最賺錢的并不是服務那些身處頭部地位的高凈值消費者,而是那些占人口總規模比例極大的、相對普通的、收入水平一般的、能夠帶來巨大流量的人群。 收割下沉市場,電商平臺各出奇招 上圖所示,雖然用戶體量一直呈下滑趨勢,但是下沉市場用戶的比例是在不斷上升的,特別是在2019年3月,母嬰電商類下沉市場整體占比達55.5%,遠遠超過半數,可見,未來下沉市場將是母嬰電商的主戰場。 當一二線城市互聯網紅利觸頂,用戶增長困難,眾多電商平臺也開始將觸角伸向“下沉市場”,比如說在下沉市場風頭正盛的拼多多,正是滿足了相當一部分下沉市場用戶對于廉價商品的需求,才獲取了大量四五線城市、農村鄉鎮地區的用戶,得以異軍突起。 從淘寶天天特賣、聚劃算、手淘特賣區等,均能看到阿里巴巴對于下沉市場的決心和野心;京東近年來也是頻頻發力線下店,通過瘋狂收割夫妻老婆店來搶占下沉市場的經營份額;蘇寧也是同樣的邏輯,蘇寧拼購業務主攻三四線城市全客群,瞄準的也是廣大的縣級市場和鎮級市場。如此看來,“下沉市場”已經逐漸成為電商決戰一大“主場”。 下沉市場的三大特有屬性 1 熟人影響決策消費 區別于一二線城市,低線城市地區人口基數不高,客流量不大,消費圈小且相對固定,基本是“人情市場”,基于親戚朋友、鄰里鄰間的人脈關系會更信奉“小圈子”,尤其重視熟人意見領袖的審美偏好及行為表現。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成功也正是驗證了這一點,即拼友對拼團發起方純情誼上的支持。長期處于熟人社會,消費理念和購買行為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 2 對價格敏感,偶爾購買力較高 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用戶的消費力,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居民收入相對較低,因此,下沉用戶收入水平普遍低于非下沉用戶,從而導致他們對于現金獎勵和價格優惠等都非常敏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下小鎮青年崛起,很多母嬰零售品牌頻頻在三四線城市發力,生活壓力較小的三四線城市反而消費意愿會比一二線城市強很多,他們具有超越收入的消費能力:買更泛、花更多、剁更勤、拼升級。 3 拼團購買成閑暇娛樂的一部分 據QuestMobile,低線城市年輕人閑暇時間較多,其在互聯網泛娛樂業務花費的時間明顯多于一二線青年,同時具備較強消費能力。除了上網沖浪外,因其時間成本較低,他們對于能獲取優惠的拼團更是十分熱衷,既打發了時間又買到了價格實惠的商品。 寫在最后:低線城市市場潛力巨大,但任何企業和品牌的崛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均需看市場“下菜”:了解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基于差異化的思路,提供更打動消費者的產品,采取更好的服務讓用戶不離不棄,爭取服務到更多的客戶,這些是接下來母嬰零售企業們要思考的事情。 數據來源:Mob研究院《2019“下沉市場”圖鑒》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