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務行業缺口高達百萬日本、美國是如何解決托育難題? |
發布日期:2020/2/13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284次 |
嬰幼兒托育市場正在興起,美、英、法、日等國嬰幼兒托育行業發展較為成熟,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引導其發展,2018年英國接受托育服務的兒童超3.2萬,日本將于2019年10月無償提供公立托育服務。中國市場方面,從2016年開始,政府在相關政策法規中多次提及發展托育。但各國面臨托育難題的不在少數,解決模式各不相同,我國托育市場面臨的是什么?關于0到3歲嬰幼兒的托育問題,在其他國家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托育中心“缺人”,缺口達百萬 得益于中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0至3歲嬰幼兒接近5000萬人,可以說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市場巨大。 調查顯示,在發達國家,3歲以下嬰幼兒的入托率在25%至55%之間,而我國0至3歲嬰幼兒入托率僅為4.1%,城市0至3歲嬰幼兒入托率也不足10%,國內托育早教機構的數量遠不能滿足家庭的現實需求,具體表現在哪里? 1、托育行業短板“師資”;目前從業人員的素質、技能、培訓系統,極度欠缺。此前教育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為258萬人,按每班 “兩教一保”標準測算,尚缺52萬人。編制師資尚缺,托育中心師資更是缺失,行業中“高薪”從體制內幼兒園“挖”人,育嬰師、保育員等師資的爭奪日趨白熱化。 2、行業標準不統一,多為“一地一標準”;從2016年開始,政府在相關政策法規中多次提及發展托育,但托育服務機構的標準,大多是“一地一標準”,比如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管理辦法和設置標準”之后,四川、廣東、南京、成都等地也陸續出臺了地方管理辦法,因此,規范行業標準也是整個托育行業發展的關鍵。 3、1歲前托育機構稀缺;雖然市場上托育機構種類繁多,但多數托育機構年齡還是聚焦在1歲半到3歲這個階段,從事0到18個月或者0到2歲托嬰這一年齡段服務的機構像大熊貓一樣稀少。 隨著生育率下降幼年人口在逐漸減少,嬰幼兒的托育問題,在其他國家地區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日本:擴容降費 雙管齊下解決入托難 日本長期以來被少子化、高齡化的嚴峻形勢所困擾,日本人口負增長,受傳統觀念影響,日本女性在生育之后往往選擇辭職,作為“全職主婦”在家養育兒女。但隨著日本政府出臺鼓勵女性就業的措施,近年來日本雙職工家庭不斷增加,由此帶動了對嬰幼兒托育服務的需求。 據央視財經報道,日本筑波市近4年內托兒所數量從53所增加到71所,但仍然難以滿足市場需要。為鼓勵更多托兒所的開辦,當地政府一方面適當放寬建設標準、允許設立小規模的托兒所,另一方面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使補貼額度達到建設費用的3/4。據了解,今后兩年,當地新增的托兒所將達到14座。 托兒所在不斷的新增,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如保育員的缺失、如何提高托育質量等。 據日本筑波市市長五十嵐立青表示:筑波市制定了13個等級,實行不同的收費標準。托兒所增加了,但想當保育員的人不多,針對民營托兒所保育員,市政府每月提供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補貼他們的收入。 為了提高托育質量,日本各地政府普遍采用認證制度,達到認證標準的托兒所才能獲得政府補貼。按照規定,0歲和1歲嬰幼兒班級每個孩子所占的平均面積不得低于3.3平方米、兩歲以上幼兒人均面積也要達到近2平方米;保育員必須取得國家資格才能上崗,每名保育員需要照顧的嬰幼兒人數限制在4名以內。 下月10月1日起,日本正式實施幼兒教育免費,而在入托費用方面,為減輕育兒家庭的經濟負擔,托兒所根據家庭的收入高低實行差額收費。 (視頻截圖源微博:@新京報) 從2019年10月1日起,在日本生活的所有日本人、外國人納稅人,無論收入多少,3~5歲的保育園、幼兒園所有費用將全部免費。 另外:在初中畢業以前,除了學費全免、看病全免、每個月政府還給每個孩子發放約合人民幣1千多元的“兒童手當”。 日華人父母在8月份收到保育園發來的通知顯示: 1、10月起日本正式實施幼兒教育免費,甚至連奶粉,尿布,濕紙巾都不用帶去幼兒園,因為這些都將由保育園來負擔。 2、若以后孩子轉去非免費對象的國際幼兒園,區政府也會每月發認可外保育補貼金,另外公司還給報銷60%的延長保育料。 3、2020年4月起,日本將實施大學教育免費。 美國:應重視幼托服務經費、師資 美國的兒童托育機構以私營為主,市場化運營,政府補貼較少。雖然一些政府資助的兒童早期發現項目可以覆蓋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兒童,但只有l/3有需求的兒童能夠得到幫助。 對于美國的絕大多數工薪階層而言,幼兒托育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開銷。2017年的數據顯示,3歲以下幼兒托育費用要比4歲幼兒平均高出約30%;以每周45小時、每年52周計算,1歲以下嬰兒的照看成本為每年1.8萬美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家長相同時間內的最低勞動所得,使得中等收入家庭也難以負擔這個費用。 而來自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也表明,美國家庭托育費用占家庭凈收入的比例為28.72%,這在OECD國家中高居第三位,遠遠超過了12.57%的平均水平; 但直到2017年,聯邦政府預算中用于幼兒托育的經費仍不到0.5%,而英國0.6%、法國0.7%、德國為0.8%都高于我國整體的學前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0.3%左右。 而美國師幼比一般為1:4,根據2016年幼兒勞動力指數數據顯示,在不同學段教師的時薪中,從事幼兒托育工作的教師待遇明顯偏低為13.74美元,時薪甚至只有小學教師的一半。這樣的薪酬既阻礙了優秀人才選擇從事幼兒托育行業,也會引發較高的離職率,加劇師資隊伍的不足,進而對兒童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來源:2016年幼兒勞動力指數 對完善我國托育服務體系的政策啟示,包括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越來越重視嬰幼兒早期托育服務,一方面投入資金,制定相關的規劃和法規,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和家庭、社區廣泛參與,提供多元化托育服務。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