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總裁盧敏放獲“亞洲社會關愛領袖獎” |
發布日期:2020/2/13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563次 |
2月28日,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香港舉辦的《諾貝爾獎學人系列:第五屆社會關愛企業計劃頒獎典禮》上,榮獲“2017年度亞洲社會關愛領袖獎”。該獎項由知名機構社會企業研究所(SERI)發起,旨在表彰企業及個人在環境社區保護、提倡人權、反貪腐及顧客關懷等范疇的杰出成就和貢獻。 作為領先的中國乳業品牌,蒙牛在專注營養健康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責任供應鏈、營養普惠、綠色低碳發展、員工關愛與成長等方面的躬耕。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社會責任已經全面融入到蒙牛公司戰略以及日常的經營和管理中。在全產業鏈等多個領域傳遞社會關愛、推動可持續發展,是蒙牛未來發展的一大核心目標,也是蒙牛要擔當的時代責任。” 為提高牧場主管理水平和社會責任意識,帶動中國奶源質量管控體系的整體升級,盧敏放和他的團隊啟動了以“牧場主大學”、“牛人大賽”等為代表的“2020奶源可持續發展生態圈”項目,通過集中培訓、國內外專家進牧場現場指導、牧場技術推廣及金融幫扶等形式,從乳業產業鏈最前端入手,整體推進奶源“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 項目實施以來,免費培訓超過3500位牧場主,開展470項牧場實用技術創新課題,幫扶826家牧場從繁育管理、科學飼養等24個維度全面提升。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除了讓蒙牛專注于產品品質之外,更積極投身于以‘營養普惠’的理念來回饋自然與服務社會。少年強則中國強,自2002年獲得學生飲用奶國家定點生產企業認證資格以來,蒙牛用專業保障安全,已連續15年參與支持國家“學生用奶計劃”。 不僅如此,近日,蒙牛更積極響應農業部與中國奶業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號召,向全國22個省份近百個縣城的鄉村學校捐贈480萬盒(20萬提)學生奶。蒙牛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君樂寶乳業和現代牧業也分別捐贈了20萬提、5萬提。 關注下一代身體健康的同時,蒙牛同樣注重孩子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通過連續五年開展的“我回老家上堂課”項目,廣泛號召聯合社會力量,以名人上課、大學生支教、教師培訓、資源共享等眾多有針對性的舉措,幫助鄉村孩子們拓展視野,激勵夢想。目前,已邀請92位名人走入22個省份600多所學校,近10萬名學生從中汲取到夢想的力量。 暢行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讓蒙牛在不斷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更高度關注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在業內率先打造出奶源、產品、包裝、物流、回收等全流程的綠色產業模式,不僅達到了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的目標,還通過沼氣發電、廢水養魚、污水利用等實現了循環經濟的再生價值,幫助蒙牛獲得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例如,通過選用經過森林管理委員會 FSC認證的“可再生林”產品的利樂包材,使森林資源不遭受“一次性”破壞,每年使用30億包,相當于種植100萬棵樹。而其投入的20000臺定制冰柜,每年可節約電力約360萬度,可供約3000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 事實上,自成立至今,蒙牛一直將“人”的發展視為企業發展的前提。在蒙牛,“關愛員工、員工安居”始終作為企業的戰略工程,保障員工的福利、關心員工的成長、尊重員工的價值,這讓在蒙牛工作的人都從中感受到快樂、和諧、有尊嚴的企業氛圍。 據《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6)》數據顯示,蒙牛在中國乳品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中位居行業第一。而就在近日,蒙牛獲得“中國新常態企業社會責任領軍企業獎”,更進一步認可了蒙牛在中國社會責任領域的行業領軍作用。 縱觀蒙牛的社會責任之路,從保障品質的奶源供應鏈到營養普惠的社會關愛行動,從低碳與綠色發展到員工關懷與成長,蒙牛不斷將愛與責任注入一杯“溫暖的牛奶”中,在自身不斷發展、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也構建起一個與產業鏈及社會共同成長的和諧生態圈。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