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品牌為何沒有一枝獨秀? |
發布日期:2019/10/12 發布者:zgytzsw 共閱34285次 |
近年來,母嬰行業如雨后春筍一般發展起來,這其中有資本推動作用,也有看好這個市場的企業加入進來的作用。但是,近千個母嬰品牌為什么沒有一支獨大的呢?這一點就反映出了中國企業在做品牌市場的時候,只關注渠道,關注銷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嚴重。卻忽略了其軟性文化的建設一面,究其原因,是企業沒有重視品牌連鎖建設的核心;品牌連鎖建設需要九個統一:名稱統一、形象統一、采購統一、售價統一、物流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推廣統一、結算統一這九個統一。有的企業建設只是關注了其一二,而不是系統的建設,導致品牌連鎖經營始終做不大,從而埋怨市場不好,九個統一本身就是品牌發展的頂層設計,而這些是企業商業模式盈利的精髓。 國內品牌連鎖太注重渠道為王的表象,而不重視渠道長久為王的基礎建設,導致市場規律的無情報復,所以市口再好的終端,如果沒有標準的體系支撐,也是一樣要關門的,就像很多的運動品牌和休閑品牌關門潮一樣的道理。 母嬰行業因其產品的豐富性,導致終端建設出現了很多的品牌連鎖生活館業態,雖然被眾多商家看好,但是經過筆者長久的調研,其盛世之下暗藏著危機四伏,與國外品牌連鎖終端相比,其標準化體系建設方面相差甚遠,下面從幾個方面舉例分析: 一、渠道建設方面 由于一些母嬰品牌獲得資本的青睞,所以導致其開始快速擴張;也有的品牌是經營十幾年、二十幾年的老品牌開始轉型,各種原因所致,促使渠道建設成為首要重點。但是,反映出來的現實問題是: 1、新晉品牌渠道發展,由于沒有標準體系建設,只要開業就好,數量為第一,等到規模做大,企業上市再出現大面積關店。如有些品牌生活館,40平方的小店,其經營SKU上千個,這種終端怎樣談體驗?這種思維的企業比比皆是,還是過去十年的代理經營思維,從而傷害了行業的發展,將消費者的體驗拋擲與腦后,完全沒有順應現在是消費者主權時代的趨勢。 2、老品牌渠道升級速度太慢或者說還沒有找到終端體驗感的精髓在哪里;更有甚者,有的老品牌采用打補丁的方式升級終端,看似節約了成本,卻搞得終端渠道四不像,消費者體驗很差,銷售一定會下降。 這兩點的現象,反映了企業在渠道統一標準建設上,沒有體系思維,還是野蠻生長思維。所以,母嬰品牌的終端給消費者帶來的是亂、臟、差! 二、產品結構方面 由于母嬰行業產品的豐富性,導致企業想把所有的產品終端門店里去,導致終端擁擠不堪,消費者云里霧里無從下手,結果就是銷售額下降,消費者選擇離開。從消費心理學看:太多的選擇,就是無選擇;這一點國內品牌企業應該向國外品牌企業學習,究其現象深層原因,是商業模式沒有設計好,企業不知道主營業務結構是什么?也體現了中國母嬰品牌企業致命的環節,這些現象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經營者心中沒有產品結構概念,完全是拍腦袋的做法,賣得好是押寶對了,賣得不好怨市場行情不好,沒有深度研究的精神,也就是沒有“匠人”精神,這就決定了母嬰品牌終將走向洗牌淘汰的時期中。 2、企業經營者沒有標準化建設的意識,短期圖利思維嚴重,導致企業的團隊是看到好賣的就上,填鴨式式商品結構導致行業的銷售一味的打折,忽略了消費者的感受度,致使消費者最終選擇降低忠誠度。我們都知道,商品萬千種,但是適合企業盈利的一定是20%之內的少數品,這個就是企業商業模式核心的關鍵; 三、終端經營方面 中國的品牌連鎖只要規模大了,就會亂,就會虧錢;深層原因: 1、結算模式的無序不統一,天下商人,皆為利而來,任何商業模式的盈利如果只是單方面的,那是不成功的,而結算的基礎是信息化建設,是連鎖終端的根本,很多企業不舍得在這上面投入,導致信息化成了終端管理的“腸梗阻”無法達到快速有效。 2、結算模式的盈利還反映在零售終端的一線人員上,現在的企業還把終端的銷售人員看做一個普通的員工,忘記了創造企業價值和利潤的是她們,致使這個層面的人員整體素養低,工作不穩定,導致相對成本高,企業看到的是這個層面的成本高,而沒想到這個層面不創造價值的時候的沉沒成本更高的邏輯,所以說,結算的統一,是商業模式的核心,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因素。 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國內的母嬰品牌要想在競爭中一枝獨秀,就要本著系統化建設的思維發展經營企業,不要想著一夜暴富,踏實做好基礎標準化體系建設,市場是無限大的,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長期盈利。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