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愛哭鬧 心理專家告訴你怎么辦 |
發布日期:2019/10/11 發布者:zgytzsw 共閱34418次 |
“每年幼兒園開學,園內總能聽到“哇哇”哭聲一大片。好不容易連哄帶騙到了幼兒園門口,娃兒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你別走!”此情此景,你是不是當場淚崩? 很多家長為此感到頭疼不已。有著26年豐富幼教經驗的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幼教教研員、西麗幼兒園副園長李春玲說,寶貝突然來到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恐 懼、無助和不安,導致哭著鬧著不肯上幼兒園。這種“分離焦慮”是正常的,孩子有他的適應能力,家長不必太過焦慮。”
1、 老師說孩子在父母入園時大哭,但多數進入到班里后就沒事了,孩子這種現象時怎么回事呢?難道是專門哭給家長看的? 孩子入園時大哭,原因與上面說的有關,同是也是因為孩子還沒學會能替代“哭”的好的告別行為。如果父母能堅持用開心平和的狀態送孩子去幼兒園,在路上不焦慮、不指責、不提孩子根本領會不了的要求,同時到了門口能開心的和孩子說再見,門口的老師也能親切、和顏悅色的接他,和他一起與父母告別,那么孩子很快就會學會好的告別習慣,從而替代過去的“哭別”。 孩子進了班里就沒事了,是和孩子的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有關。一是因為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思維特點是“情境性”的,很容易受到情境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哭自己也會莫名其妙跟著哭,就是由“情境”決定的。所以當孩子離開了當下那個感覺悲傷的環境,很快就會恢復。 其次,這一表現也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有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關注的時間不會很長,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當進了班里后,如果小朋友們也沒哭,同時又看到了新的事物,他們的注意力就很快會被轉移。所以,孩子哭并是不表現給家長看的,而是他當下的發展只到了這樣的階段。 2、為什么許多家長在家里問幼兒園好不好時,問著問著就變成了幼兒園不好,老師不好,小朋友不好了呢? 這個原因和上面的原因有些雷同。2-4歲的孩子,思維是情境性的、形象性的,父母不能問那么抽象的問題,比如“好不好”“有沒有意思”等,這些問題一來不好回答孩子理解不了,二來就算老師對孩子不好,但是孩子離開了那個情景他除了有些情緒之外具體情況他是無法回憶的。 孩子之所以最終回答成“不好”也是和父母的情緒暗示或者語言暗示有關,孩子看出了你對哪個答案最關注,所以就用“不好”來成全了父母。 比如如果回答“好”,父母就覺得孩子回答太快沒思考,就會反復問,“真的嗎“”怎么好“之類的,最終讓孩子覺得你喜歡”不好“這個答案。 還有的父母會喜歡問孩子“快樂嗎”“開心嗎”之類的,如果這個孩子從小父母就對他進行了健康的情緒方面的引導與管理,那么這個孩子對這類問題是能回答的。但如果 沒進這方面內容的引導,那么孩子回答什么都是“隨機”的。 所以,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里的狀況,可有兩個最直接的方法:一是觀察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是最外顯的,孩子也善于用,不會偽裝;其次是和孩子通過玩游戲的方式來了解,比如角色扮演游戲、講故事等來了解。最終再去和老師溝通來解決。 3、哭的孩子和不哭的孩子,在班里是一起玩好呢,還是分開玩好呢? 當然是一起玩好。上面我也說了孩子思考問題是“情境性”的,會受到周圍情境的影響,所以和不哭鬧的小朋友玩,能讓孩子觀察到好的行為是什么,何種行為能得到群體和老師的肯定。如果分開,雖然從老師方面而言似乎方便了些但對孩子群體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會有影響作用。 當然,如果孩子哭鬧的厲害,可以暫時帶離群體場合,進行安撫后再回來。如果孩子不愿意,可以讓孩子在離群體不遠的地方遠觀,等到他情緒稍有平復、自己愿意時再鼓勵他行動。 4、 幾乎所有的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時都 會大哭大鬧一場一段時間,這是正常的嗎? 趨利避害是所有動物的天性,身為最高級的人也更是如此。孩子上幼兒園哭鬧主要是由于孩子感覺自己面臨著兩大“危險”:一是要離開最熟悉、最親的人,這個人會把自己交給一個“陌生人”然后離開;二是這個人離開后,自己要面對陌生的老師、小朋友,要接觸陌生的生活環境。前者我們把它叫做與父母間的“分離焦慮”;后者我們把它叫做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兩種“危險”都會讓孩子心生恐懼,由此而產生直接的情緒反應。 成年人有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方法做基礎,所以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的心理活動狀態是內隱的,適應的方法也是多樣的。而一個才3歲左右的孩子心理活動狀態總是外顯的,直接的,面對恐懼他們只能用最熟悉的情緒——哭鬧來表達。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孩子入園哭、鬧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應。從正常的時間角度來看,7-15天左右,斷斷續續哭鬧都屬于正常,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基本能適應。但是也有需要引起父母重視的情況,那就是如果一個孩子連續哭鬧一個月以上,哭鬧強度是加劇的,那么,這類孩子的哭鬧一定是有原因的,至于是什么原因,要具體孩子具體分析,需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及家人關系等因素后才能有效干預。
5、為什么有的孩子入園哭幾天就就沒事了,有的孩子會哭幾周甚至幾個月? 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會有很多因素的影響: 1、孩子自身的氣質類型 2、孩子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感 3、父母對孩子是否是愛與信任的關系 4、家庭成員的關系及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是什么樣的 5、父母對孩子的心態及自身的成長經歷。。。。。。 孩子入園,是孩子社會化教育的開始,這時,小的家庭開始要面向社會,過去是封閉的,家里有再不合適的因素也能做到先不“外揚”,可是當孩子開始面向幼兒園時,封閉的家庭中原有的問題開始外露,開始要勇敢面對和解決了。所以說,孩子入園面臨的問題,最考驗父母自身心理健康程度、家庭成員間關系的和諧與否、教育理念是否一致。而哭鬧不適應,是最早、最直接的一種。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