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
發布日期:2019/8/7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0043次 |
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開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家庭子女的數量日益減少,并且出現了一些獨生子女。時至今日,我國獨生子女的絕對數量已大大增長,獨生子女家庭在我國家庭中的比例也大大挺高了。據有關部門統計表明,我國每年大約要生育獨生子女1000萬左右。獨生子女的大批出生,是我國兒童、少年中獨生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兒童、少年成分逐年發生變化。獨生子女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獨生子女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問題。獨生子女身心發展狀況如何,首先取決于奠基作用的家庭教育的成效,因此,每一個獨生子女的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當作是一件大事來抓。所以,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顯得尤為重要,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 一、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優勢 (一) 獨生子女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 經濟條件是家庭存在的物質基礎,是家庭教育維持正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家庭教育得以正常運行、兒童身心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般情況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便舍得投資,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更為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其次,家長也會盡量的滿足兒童心理的發展需要,保證了獨身子女的智力開發用品,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此外,家庭條件好,家庭關系和諧,家長不為生活的奔波勞碌,也就有培養教育孩子的情趣、積極性和精力,這一切都對獨生子女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 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
一位心理專家曾提出“愛比維生素還重要”,由此可見,父母的愛對孩子的重要性。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幼兒是在父母充分的愛的陽光中成長的,這種愛會使孩子的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思想活躍、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多數幼兒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做的性格特點,有利于兒童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關心子女的教育。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每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隨著對早期教育的研究,家長逐漸認識了早期教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因此,家長總是擠出時間帶孩子參觀、旅游、做游戲、教孩子學習、供給智力開發的各種玩具,所以,現在獨生子女的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也比較寬。 由以上分析可知,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優勢是明顯的,但這種家庭教育對獨生子女就沒有不利的一面?事情都存在著兩種可能性,在這里也不例外,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 二、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問題并不是由“獨生”所引起的,而是不當的家庭教育的結果。 (一) 錯誤的教養態度導致幼兒不良性格和行為的形成 家長過多的疼愛,過分的保護和照顧使幼兒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逐漸養成了“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人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膽小、不合群的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地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后盲目的夸獎孩子,長此以往,養成了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的個性。 (二) 錯誤的思想導致獨生子女身心發展失調 不少家長認為要使孩子健康的就要多增加營養,于是就給孩子增加各種營養品,讓孩子增強體質,很少有家長會去勸說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這樣,有些孩子雖然長的白胖,可身體素質很差,動不動就傷風感冒,甚至由于營養過剩導致了大量“肥胖兒童”的出現,給孩子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還有的家長只管孩子的學習,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兒童的各個方面聯系在一起,導致孩子用盡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習成績,其中包括很多不正當的方法,如考試作弊等,但家長從未管過。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可信標準。這樣,就忽視了孩子品德的發展,容易養成這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