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零花錢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 |
發布日期:2019/7/12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2583次 |
現在很多人要么是月光族,還沒到月底錢就精光了,要么是守財族,一輩子都在攢錢攢錢,最后也沒能讓錢發揮很大的效用,這可能就是小時候沒有形成良好的金錢觀念。這里我想問了,你有沒有主動給孩子零花錢的習慣?其實給孩子零花錢也是一次教育孩子的好時候。把握好給這次教育機會,就能夠訓練出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何時給零花錢合適? 父母從孩子一年級開始便可固定給其一些零用錢。最好的給予方式是每周固定一天(如周一)、固定數目,這樣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給多少零花錢合適? 究竟該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沒有統一標準,家長可根據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定,也可事前與孩子商量一下,達成一致后再決定。注意:征求孩子意見時千萬不要聽“我們班的誰誰誰拿到了多少錢”這樣的話而盲目做決定。 通 常是孩子的年齡愈大,給的金額愈多,給的時間距離愈長。例如,5歲左右的孩子,一星期可分兩次或三次給,每次兩元、三元、五元由父母自己確定。孩子上小學 了,除了固定的午餐費、交通費以外,可一星期給一次,每次八元、十元、十幾元,根據孩子的自控、自理能力和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定。 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可能會再加一些如興趣小組、運動等活動所需要的固定費用。10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兩周給一次,每次二十元左右。至于上中學以后的青少年,可以教導他們先做每個月的預算,包括午餐、車票、娛樂、課外讀物等費用,父母再根據預算與孩子定個合理的金額。
不要教育孩子“攢錢” 金錢不是以積攢為目的,它的最終目的是使用!如果真的要攢錢的話,那也是為了萬一有意外發生或需要用錢時而儲備些。 “以攢錢為目的”的人過的通常是“小氣又滑頭的貧窮人生”。哪怕他有錢,但他不知道除了攢錢之外還有哪些花錢之道,所以就只會不斷地攢錢。 不要有“不勞而獲”的想法 在歐美國家,金錢教育已經被加入到了學校教育的課程計劃,孩子們在暑假及年末年初時,會把打工當做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把打工賺的錢交給父母,同時從中獲得零花錢,可謂一舉兩得。所以,我們也要像西方一樣讓孩子體會到:所謂金錢的回報,是通過勞動而獲得的。 通過做家務獲得零錢的方法并不足取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幫家里做些家務是理所應當的。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切不可產生一種旦凡做事必要有報酬的思想,也不要將做家務和錢劃等號。 要給孩子灌輸“不勞而獲”是可恥的觀念 要多給孩子灌輸這種觀念,讓其感到“不勞而獲”可恥的。對那些已經習慣了不工作也有錢花的紈绔子弟們而言,雖然短期內生活安逸,但由于其社會經驗少、抗壓能力弱,會在職業生涯初期經常變換工作……最后導致失業成為常態。
要學會預算和記賬,采用零錢細分制 金錢減少的只是被使用的那一部分,這就需要用零錢細分的方式教會他使用。那什么叫“細分”呢,比如叫他去買點心時對他說:“這個點心需要3張1塊錢哦”,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學會使用。 理財專家表示,要培養孩子合理消費意識,讓他學會預算和記賬。父母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控制好單次消費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要征求父母同意;消費必須是正當的,如果把錢花在不允許的地方(譬如競選班干部時花錢買同學的選票等),父母就要減少或者暫停零花錢。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與孩子的約定不能隨意更改。同時,需要全家人的配合,不能父母執行而爺爺奶奶不執行。引導的方法盡可能持續,而不要間斷執行。 父母同時還要鼓勵孩子記賬,培養數字觀念。記賬不僅有利于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同時可使父母了解孩子的消費情況。 最后,你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其實就是給予了孩子一次掌管自己錢財的機會和權力。如果你這這個過程中主動、定期、定量,孩子就會有計劃的控制和實用零花錢,這樣,無形之中孩子的用錢能力就被有效的鍛煉了。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