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到底怎么選?教你不再選錯奶粉,避開99%人都會中的誤區! |
發布日期:2019/6/5 發布者:xuanxuan 共閱46635次 |
無論是人工喂養還是母乳喂養,奶粉都是寶寶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經常流傳著一些看似很有到底的黑知識給大家,造成了寶爸寶媽們的錯誤認識。收羅了5大不靠譜的選購“心得”,大家自行核對一下看看你中槍了沒? 觀點一 便宜沒好貨,奶粉價格越貴越好 奶粉價格和品質,并不能畫等號。從奶粉的配方角度來看,營養成分、含量配比基本上大同小異,生產工藝(干法和濕法)也都基本相同。大家可以試著把奶粉成本拆成原料成本、生產成本、倉儲成本、宣傳推廣成本、銷售成本、物流成本等進行對比。 觀點二 寶寶要補鈣,含鈣量當然越高越好 目前市場上的配方奶粉,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只要0-1歲寶寶的,各種奶粉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都大致與母乳接近,并非營養含量越高越好。以奶粉中的鈣含量為例,如果人為提高了產品的含鈣量,會導致過多的化學鈣并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反而會使大便變得堅硬,難以排出,久而久之還容易在人體中沉淀,造成結石。 觀點三 沖奶粉時,泡泡越少奶粉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沖奶粉時完全沒有泡沫,有可能是奶粉中被人為添加了消泡劑,反而影響寶寶的發育。 其實,沖奶粉有氣泡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方廣總結一下起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由于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攪動或沖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VIP營養成分——蛋白質,這家伙有個明顯的特點,它活性越強,就越容易產生泡泡。 3、奶粉沖調時,如果水的溫度太高,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則,攪拌或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以及奶嘴孔過大等因素,也可能會導致氣泡的產生。 觀點四 貪新鮮,奶粉不如鮮奶好 其實,鮮奶營養價值是比較高,但是不適合給小寶寶喝。鮮奶中磷含量較高,會影響寶寶對鈣質的吸收,而高含量的酪蛋白,在遇到胃酸后容易凝結成塊,也不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另外,鮮奶中的礦物質會加重腎臟負擔,鮮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會抑制雙歧桿菌,并促進大腸桿菌的生成,容易誘發嬰兒發生胃腸道疾病。其中的脂肪主要是動物性飽和脂肪,會刺激嬰兒柔弱的腸道,使腸道發生慢性隱性失血,引起貧血,鮮奶中還缺乏腦發育所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利于嬰兒大腦的發育。 觀點五 新生兒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改吃無乳糖配方奶粉? 所謂無乳糖配方也是配方奶中的一種,它采用去掉奶中乳糖或者替換成其他糖類的方法,通過回避乳糖的方法,使乳糖不耐受的寶寶不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但它是完全的回避了乳糖,并沒有糾正和治療寶寶的乳糖不耐。 而寶寶的大腦發育、神經系統發育,以及對鈣的吸收,因為乳糖的回避攝入而受到影響。還有可能使得寶寶自身的乳糖酶分泌因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轉而停滯,發展為終生的乳糖不耐受,使得成年后的生活方式都將被迫受到限制。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