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進補要切忌高糖 易致胎兒畸形 |
發布日期:2019/4/24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7384次 |
一人吃,兩人補,很多人都認為孕期應該“大補特補”.許多準媽媽因此開啟了“大補”模式,這樣很容易導致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其中最常見的是妊娠期糖尿病。 近年來,孕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趨勢逐年增加。專家表示,準媽媽們應多了解相關知識,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早預防、早發現、早診療,將妊娠期糖尿病這個“甜蜜”負擔拒之門外。 妊娠24至28周應“糖篩” 海口市民劉女士去年底懷孕了。由于是頭胎,她特別注重補充營養,每日“大補”雞湯、甲魚、豬腳等高熱量的滋補食物,還食用大量水果、蛋糕等零食“加餐”.在最近一次孕檢中,身體一向健康的劉女士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 專家介紹,像劉女士這樣因為孕期攝入過度熱量和糖分而誘發糖尿病的人不在少數。 據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陳惠麗介紹,孕婦在妊娠期時,體內激素水平和內分泌會發生變化,對糖代謝產生一系列影響,尤其當孕婦胰島功能儲備不足或胰島素分泌降低時,容易引發妊娠期糖尿病。另一方面,不少孕婦飲食多且精,偏好甜食尤其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加上活動量少,血糖增高,容易誘發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發病時,幾乎沒有明顯的癥狀,許多患者不知不覺中就‘中招’了。”陳惠麗提醒,準媽媽應定期產檢,在醫生的指導下關注身體變化。 “為預防妊娠期糖尿病,準媽媽在孕期必須合理飲食,科學鍛煉,做好體重管理工作。”醫生提醒。 高糖環境易致胎兒畸形 專家強調,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極為不利。對孕婦而言,易誘發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感染等病癥,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嚴重者會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產后還可能長期患糖尿病。對胎兒而言,胎兒在母體中長期生活于高糖環境中,有可能導致發育畸形,導致過度發育,形成巨大胎兒。胎兒腎臟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會誘發心肺功能不健全、肺透明膜等病癥。此外,胎兒出生后還可能有低血糖等癥狀。 陳惠麗表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要建立合理飲食結構,有條件者可聯系專業的營養科醫生制定針對性的食譜。飲食方面,要注意少量多餐,粗細糧搭配,低脂少油,少糖少鹽,適當增加高纖維蔬菜量,控制水果量,不喝甜飲料;合理睡眠,適當加強運動。 “大多數糖尿病孕婦通過飲食和運動干預,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如果還是不能控制血糖,需要啟動胰島素治療。嚴重者必須住院,并嚴密監視到預產期。”陳惠麗說,孕婦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跟蹤監控治療,將血糖調整到正常水平。 患者應于產后6周復查血糖 一般來說,孕婦的血糖水平會在分娩后6周恢復到正常水平,大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會在產后消失。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產后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大為提高,有部分產婦在產后5年內會發展為糖尿病。 陳惠麗建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婦,應在產后6-8周再次進行“糖篩”復查,檢查自身的血糖水平以確定其是否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況。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對血糖進行常規監測,以防血糖過高,誘發糖尿病。 1.一般來說,準媽媽在懷孕24-28周時應進行“糖篩”檢查,“糖篩”高危者還應做糖耐檢查,以確診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此外,如果出現頻繁口渴、尿頻、皮膚瘙癢、饑餓感強以及疲乏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 2.在測定體重是否達標時,一般以BMI值為指標。其中,BMI值在18.3以下的孕婦,可允許體重增長25至35斤;BMI值在18.3至24.9,可增長20到30斤;BMI值超過35的,只可增重10至15斤 3.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婦,應在產后6-8周再次進行“糖篩”復查,檢查自身的血糖水平以確定其是否已經恢復到正常狀況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