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愛出汗就是體質虛? |
發布日期:2019/4/24 發布者:zgytzs 共閱47973次 |
小兒睡覺時愛出汗是怎么回事? 孩子睡眠時出汗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家長因此而憂心忡忡,首先想到的就 是孩子是不是缺鈣了?孩子是不是體質虛呀? ★ 其實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汗液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和一些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謝產物。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 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 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汗多現象,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孩子無其他癥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于入睡后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后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于3~7歲的小兒,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如果小兒常在天亮前出現多汗,同時伴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而快,則有低血糖的可能,這 時可給孩子喝些糖水或進食些糕點,即可糾正。
小兒屬于純陽之體,體質嬌嫩柔弱,肌肉皮膚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較就特別容易出汗。如果小兒只有單純少量汗出是正常現象。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就應考慮汗液排泄有問題了,如果汗出量過多,而兼有其他癥狀,則應考慮是否生病了。孩子出汗,可以表現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盜汗等。 自汗是指沒有用發汗藥或排除氣候炎熱、衣被過厚、劇烈活動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晝夜稍動則自然出汗者。這樣的孩子多是陽氣不固,津液外瀉。 盜汗亦稱“寢汗”,睡時汗出,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盜汗多因陰虛熱擾,心液不能斂藏所致。自汗,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容易疲勞,面色淡白,活動時愛出汗,易患感冒,語聲低等。這樣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時不要吃生冷冰鎮的食品和堅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應該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苡米、山藥、扁豆、蓮子、大棗等,這些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盜汗,孩子在睡覺時出汗,醒時汗止,形體消瘦,皮膚干燥無澤,兩顴紅,手足心熱,大便干燥,小便黃,煩躁不寧等,屬于陰虛表現,要忌煎、炸、烤、熏、油膩不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等。應該多吃一些具有養陰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麥粉及各種雜糧和豆制品,牛奶、雞蛋、瘦肉、魚肉等,水果、蔬菜也應多吃,特別是要多吃蘋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維生素多的果類。
嬰幼兒期由于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后頭部也可出汗。所謂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長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感覺來決定小兒的最佳環境溫度,喜歡給寶寶多蓋被,捂得嚴嚴實實。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而且又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機體的代謝非常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以蒸發體內的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此外,小兒在入睡前喝牛奶、麥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會引起出汗。有的家長在孩子入睡前給其喝牛奶、麥乳精等,小兒入睡后機體大量產熱,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另外,室溫過高、或保暖過度也是小兒睡眠時出汗的原因,這些都屬于生理性的出汗。
假如小兒不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數是有病的表現,最常見者是結核病。結核病還有其他表現,如低熱、疲乏無力、食欲減退、面頰潮紅等。結核病的病兒白天活動時易出汗稱為虛汗,夜間的出汗稱為盜汗。如懷疑孩子感染了結核,應做肺部X線檢查或做結核菌素試驗以便及時診斷、及時治療。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