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的當務之急是轉型還是升級? |
發布日期:2019/4/16 發布者:xuanxuan 共閱47728次 |
轉型與升級作為近兩年談論極為頻繁的兩個詞語,你可真正了解其的含義?你又是如何抉擇的? “轉型”是指與你原來企業沒有直接關系的一種新產業,有可能借用了你原來的資金、硬件、資源等,但新的產業與原來產業沒有直接的關系。例如,經銷商原來做貿易,現在做工廠、做零售、做第三方物流等。看似都在零售行業,但已在此生態圈的另一個節點。 何為“升級”?是指在你原來企業中,植入一種新的元素,讓企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或者銷量更大,例如,經銷商原來倉庫很亂,現在通過引入人工智能軟件技術或者貨架,升級了倉庫的高效輸出。 當前的市場環境,所有的經銷商必須要轉型升級(在此強調,是必須要)。有可能你當前的貿易生意還有利潤可賺,但這只是傳統產業慣性市場的一些殘余量。就像膠卷相機時代下(傳統企業),出來了數碼相機(新型企業),由于這個膠卷市場的存量太大,在二者交替時期,膠卷生意不會馬上消息,但它會隨著膠卷客戶數量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難做,直至今天膠卷成了愛好者的選擇,成了一種小眾專業化產業。 消費者變了(主流消費人群的變化)、時代變了(工業時代轉向了互聯網時代),二大主要因素的變化,最終倒逼我們經銷商的生意必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省”、“服務更好”. 我們經銷銷轉型升級,就是為了解決這三大問題,用筆者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更高效率的模式代替傳統的模式”,而且需要是50%、100%以上的提升。 經銷商要真正做到“更快”、“更省”、“更好”,需要從三方面進行破局:“規模”、“模式”、“效率”. “規模”、“模式”、“效率”這三個目標,先從哪個開始破局它呢? 不同的經銷商,解決這三個難點的先后順序是不一樣的。 誰需要“規模”?當然是沒有規模的企業才會要規模。誰沒有規模?就是當地一些體量小的企業,所以規模對于當地的大商來說,暫時是不需要的。 誰需要“效率”?所有的經銷商都需要效率,因為全國的經銷商的管理都比較粗放,效率都不高。誰更需要“效率”?答案是有規模的企業,就是我們大商,為什么?小的經銷商1個人干幾個崗位的活,大商是多個人干1個崗位的活(例如開單部、財務部),如果效率提高50%,則小商還是1個人,但大商可以減一半人。所以效率對大經銷商非常的重要與明顯!就像人減肥一樣,胖子減肥效果好。 誰需要“模式”?所有的經銷商都需要新的模式。何為新模式?就是一種新的符合市場需要的新商業行為,例如經銷商配送成本越來越高,則出現了統倉統配的新商業模式,最后演變為了第三方物流。再如普遍經銷商銷量下滑,則出現了B2B平臺的新商業模式,讓經銷商迅速復蓋全網絡銷售。從某種角度來說,新模式已是轉型為了一個新的企業。當然,當前的新模式還不成熟,新模式還不夠規模,所以在當下,沒有產生一定的殺傷力。并且“新模式”一定有“+互聯網”的技術成份,否則,你的模式還是傳統的。 不要小看“+互聯網”,它的威力太大了,他是你原來地面部隊之后,又搭建的一支空中部隊,海陸空結合作戰威力無比。 按上面的描述,經銷商是先做“轉型”?還是先做“升級”? 如果你是大商,則先做“升級”,把效率升級(高效運營)、把模式升級(“+互聯網”),再做“轉型”,把物流轉型成第三方(統倉統配),把平臺轉型為第三方(B2B平臺),這樣更容易成功。 順序不能顛倒,否則很危險,舉例:倉庫由于管理粗放,準確率是96%,如果你先“轉型”做第三方物流,則入駐商看到你的庫存不準(即使提到99%),或者效率低下,會非常的不放心,甚至擔心影響他的生意或服務,這時,你再花時間去“升級”企業的效率,則已來不及了。但如果你先把準確率升級達到100%,再轉型,則入駐商會非常放心,并且你提供的服務比他原來更好。 如果你是小商,則先轉型,后升級,轉型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著大商走,或者多個同等規模的經銷商聯盟(聯盟規則要定好,否則容易崩),定一個模式,再對這個模式進行升級。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