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美在线-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美女在线视频-日韩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亚洲无专砖码直接进入

中國嬰童招商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內容

新聞內容

    春季病來襲!解析13種寶寶春季最易患的疾病
    發布日期:2019/4/3 發布者:zgytzs 共閱47978次

    春天乍暖還寒時,萬物蠢蠢欲動,細菌、病毒隨之活躍。而寶寶抵抗力相對較弱,所以一些疾病便容易在這萬物復蘇的時節來襲和肆虐。寶寶春天最容易遭遇哪些疾病?如何預防和應對?媽媽和寶寶準備好了嗎?

    春季寶寶多病原因


    1、冬天里,身體漸漸對寒冷習慣了。春天天氣轉暖,人體內部系統卻還來不及調整適應。

    2、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氣,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四處飛揚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誘因。

    3、初春蔬菜品種較少,寶寶胃口也較差,容易缺乏營養。

    4、對于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春季開學后,幼兒園狹小的空間里,病原很容易相互傳播。

    8種傳染類疾病


    1、流行性腮腺炎

    病癥:又稱"痄腮",以春季為發病高峰。發熱(有時可不明顯),腮腺部腫痛,一般先見于一側,大多在1-2天后對側也腫大,部分患兒僅有頜下腺腫而無肋腺腫者。多數一周內可痊愈,而且獲得終身免疫。

    治療:無并發癥的寶寶無需就醫,只需在家中隔離護理,到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為止。若發現寶寶高熱不退、嘔吐頻繁、頭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發腦膜腦炎,需及時送醫院診治。

    居家護理:

    ·宜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飲水。

    ·不要給寶寶吃酸性食物,因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用冷毛巾擠干水后輕輕地貼在腫脹的部位袋,可減輕疼痛和腫脹。

    2、百日咳

    病癥:多見于5歲以下的小兒,傳染性極強,而且時間長。發病期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后伴有深長的雞鳴呼吸聲(又稱為雞鳴尾聲)或伴有嘔吐。病愈后可獲終身免疫。

    治療: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療,減輕癥狀,但在痙咳期則抗生素并不能縮短痙咳的病程。

    居家護理:

    ·居室要安靜,空氣新鮮,陽光充足,避免受涼。

    ·少吃多餐,選擇易于消化吸收。

    ·寶寶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換,必要時用紫外線消毒空氣。

    ·不要隨便給寶寶服用止咳藥,不祛痰而強行止咳是很危險的。喂奶時若發生陣咳,等陣咳過后再喂,防止窒息。

    3、小兒急疹

    病癥:又稱嬰兒玫瑰疹,經呼吸道感染,但傳染性不強,多見6-18個月的嬰幼兒,以春秋季為發病高峰。被傳染以后4-8天,小兒突然高熱,幾小時內可達39-40℃,經3-5天忽然下降。

    幼兒急疹的特點是一開始退熱時即出現皮疹亦,皮疹為玫瑰色丘疹樣,大多稀疏分明,先見于軀干,漸漸布及全身,手足,臉部較少,皮疹在24小時內出齊,1-2天內完全退盡,不留色素,不脫屑。

    治療:高熱時可以給解熱劑,若高熱持續不退,患兒頭部可用冷濕敷,并用退熱劑。

    居家護理:

    ·高熱對發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議退熱過低,應多喝水,多休息;

    ·斷奶寶寶患病期間的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


    4、風疹

    病癥:多因與患兒直接接觸傳染所致。患兒被傳染后,隔10-21天才發病,開始有咳嗽、流鼻涕、發熱等癥狀,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在發熱的當天或第二天出現疹子。疹色往往在1天內,從面部開始很快布滿全身,四肢較少。

    一般待疹子出齊就退熱。疹子數沒有明顯脫屑,也不留色素沉著,通常體溫不高,患兒精神較好。風疹發病較輕,全病程2-3天。得過風疹可持久免疫。

    治療:無需特殊治療,在體溫較高時需要臥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數患者可并發中耳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關節炎或心肌炎、腦炎及肝炎等,需及時送醫。

    居家護理:

    ·可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態喂奶,如果以往喝牛奶的要多加點水,調得稀一點,吃飯的嬰幼兒可吃稀飯或半流質飲食。

    ·如咽痛,可用溫熱鹽水漱口,發高熱而伴有頭痛者可服解熱劑。

    5、流行性感冒

    病癥:從感染病毒到發生癥狀,潛伏期數小時到2天。絕大多數患兒發病突然,先是出現發冷、寒顫等癥狀,隨后發燒,體溫升高至攝氏39℃以上,持續3-5天,并伴有頭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癥狀。

    治療:在治療上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噴嚏癥狀較重時,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藥;咳嗽、咳痰等癥狀較重時,可選用祛痰和止咳藥物;出現高燒,可吃些退熱藥。

    居家護理:

    ·注意多補充水分、多休息;飲食注意營養均衡、易消化,發病前期以清淡為主,通常可在一周內痊愈。

    ·若發現寶寶高熱持續不退或熱退后體溫又上升,同時出現咳嗽、喘息、面色發白或青紫時,有并發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醫。

    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病癥:簡稱"流腦"。具有較強的傳染性,6歲以下患病率尤高。流腦季節性明顯,3-4月是發病高潮。潛伏期多為2-3天,最長可達1周。其特點是起病急,突然發熱,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皮膚瘀點及抽搐、頸部僵硬等異常癥狀。

    嚴重的可在數天內死亡,或留下腦性癱瘓、腦積水等后遺癥。3歲以下嬰幼兒除發熱、嘔吐以外,常常拒食,并伴有腹瀉、睡眠不安、尖聲喊叫,容易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治療:腦膜炎雙球菌對磺胺類與青霉素類抗生素相當敏感。經過抗感染和對癥治療,可在1周后逐漸痊愈。

    居家護理:

    ·飲食宜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藥物的寶寶要多飲水。

    ·保證房內空氣新鮮。

    7、猩紅熱

    病癥:高發于冬末春初的急性發疹性傳染病,此病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而以2-10歲幼兒為最高。

    (1)輕型:發熱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現皮疹脫屑或并發腎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紅熱;

    (2)中毒型:病勢發展迅速,突然高熱,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常有驚厥、昏迷、嘔吐、煩躁不安,有時可迅速出現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點。

    (3)膿毒型:較中毒型癥狀更重,患兒有高熱、煩躁不安,咽峽炎加重等癥狀,但此類患兒現已極少見。  

    治療:一般臥床休息,供給充分營養和水分,癥狀嚴重的寶寶可輸液,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藥物。

    居家護理:

    ·居室應注意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保持安靜。

    ·生病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進食流質軟食,多喝水。

    ·注意口腔衛生,每次飯后漱口。

    ·出疹期間,要加強皮膚護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膚,若寶寶因皮疹常感瘙癢,可涂抹藥水以止癢。

    8、麻疹

    病癥:以冬春兩季最為多見。麻疹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后經10-12天發病。典型癥狀是在3-5天內發熱至38-39℃,怕光、流淚、流鼻涕、咳嗽等,與患感冒相似;經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結膜充血,同時在口腔頰粘膜上有白色斑點,大小不等,稱為麻疹粘膜斑,后按順序發出疹子,一般先從耳后、前額、發際部開始,逐漸波及臉部。

    如果疹子順利出齊后即開始消退,疹退處見麥麩狀的細微脫屑,體溫也隨著下降,恢復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著,1-2周后完全消失。一旦麻疹治愈,可獲終身免疫。

    治療:無并發癥的麻疹患兒不必住院治療,但因患兒在出疹的5天內傳染力很強,必須嚴格隔離。若患兒高燒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發了肺炎,如果在出疹過程中患兒聲音嘶啞,喝水即嗆咳,這是并發喉炎的前兆,這些并發癥都要及時就醫。

    居家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給患兒保暖。

    ·在發熱出疹期間,多喝水,這樣可以使皮疹易于發透,又利于體內毒素的清除。

    ·給予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特別要注意維生素A的補充。

    ·發熱有助于皮疹透發,所以出疹期高熱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熱藥,但體溫不要降得太低,維持在38℃左右。

    ·在恢復期除少吃油膩的食品外,無需忌口,每天可用溫開水將毛巾浸濕擦凈鼻和眼睛。

    3種過敏類疾病


    9、過敏性哮喘

    治療:哮喘急性發作時,可使用各種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迅速控制病情。緩解期可給予免疫增強劑。

    居家護理:

    ·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遠離過敏原,盡量減少哮喘的發作。

    10、過敏性結膜炎

    治療: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并以保持眼部衛生為主。結膜充血明顯的患兒,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滴血管收縮劑,并發角膜炎時可加用皮質激素眼藥,如果過敏原是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需要采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治療。

    居家護理:

    ·切勿用熱水清洗和反復揉搓眼部,

    ·還要減少日曬,少接觸花叢。

    11、過敏性皮炎

    治療:可口服復合維生素B并采用3%硼酸溶液濕敷,伴有明顯癢痛者可用1%氫化考地松軟膏及新霉素軟膏。

    居家護理:

    ·發病時,不要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如生蔥、辣椒、生蒜等。

    ·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飲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2種其他類疾病


    12、上呼吸道感染

    治療:采取一些對癥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如高燒可采用藥物或物理降溫;鼻塞癥狀重者可用滴鼻凈滴鼻,每天2-3次,每次每鼻孔1-2滴;止咳祛痰的藥物最好用中草藥制劑,而少用中樞性鎮咳藥;常用的中草藥制劑有小兒止咳糖漿、復方甘草合劑等;除合并有細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

    居家護理:

    ·房間內要保持空氣流通,保持適當溫度、濕度。

    ·飲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食物。

    13、佝僂病

    病癥:我國3歲以下小兒常見的慢性營養缺乏癥之一,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線不足,又因初春寒冷戶外活動較少,故易發生。初期主要表現為神經精神癥狀,如喜哭鬧、煩躁、晚上睡眠不安,易驚醒,常有"夜啼",出汗多等現象,尤其在剛入睡時,常常汗濕枕頭。

    治療:應在小兒有早期癥狀時進行治療。佝僂病治療是較為復雜的,如果懷疑寶寶有佝僂病癥狀,必須就醫,請醫生根據小孩病情輕、重,病程長短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給予不同劑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 網站聲明: 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易平臺,對具體的交易過程及信息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 咨詢熱線:010-57895369 電話:15311002102 微信客服:15311002102   
  • 版權所有:嬰童招商網 【www.huazhuanjixie.cn】CopyRight 2012-2020
  •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60322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