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識別“藥物熱”? |
發布日期:2019/4/1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7522次 |
藥物熱即是藥物本身引起的發熱,在臨床上常與疾病所引起的發熱相混淆而不易鑒別,而要鑒別這兩種情況又非常重要。對于新手爸媽,這里總結了4條識別藥物熱的技巧。 如果寶寶用藥前就已經出現發熱,而用藥后熱度仍持續不退,那這種情況是由于寶寶原來疾病引起的發熱未退,還是由于藥物所引起的發熱,需不需要停藥呢?藥物熱和普通發熱要如何辨別呢? 專家解答: 藥物熱即是藥物本身引起的發熱,在臨床上常與疾病所引起的發熱相混淆而不易鑒別。而要鑒別這兩種情況又非常重要,因為如發熱為藥物所引起,則應當立即停用此藥。相反,如發熱為疾病本身所引起,則應當繼續用藥。因此對于藥物熱要提高警惕,及時鑒別診斷。對于新手爸媽,這里總結了4條識別藥物熱的技巧。 1. 凡是接受藥物治療的發熱患兒,都要考慮到這一病因。因此對于寶寶的發熱,一定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要通過各種化驗輔助診斷,盡最大努力查找出病灶所在。若通過以上努力,始終找不到明顯的感染灶者,應想到“藥物熱”的可能。 2. 要看寶寶有無其他癥狀。雖然寶寶體溫超出正常(多表現為持續高燒),但沒有普通發熱的其他癥狀,如咳嗽、流涕、嗜睡、拒哺、抽搐等,精神狀態良好,甚至沒有體溫升高所致的心率加快,此乃“藥物熱”的一大特點。 3. 注意寶寶發熱發生的時間。典型的藥物熱多出現在用藥后7~10天,若以前接觸過這類藥物者,也可在用藥后幾小時內即出現發熱,個別病例可短至1小時或長達25天。另外,如果發熱出現在寶寶使用抗生素之后,由于輸液大多安排在白天,所以到了夜間體溫會有下降趨勢,這是“藥物熱”的又一特點,與感染性疾病所導致的發熱正好相反。 4. 觀察寶寶有無過敏癥狀。若寶寶發熱的同時出現皮疹、哮喘等過敏癥狀,尤其原發病好轉,而體溫仍高,或者體溫一度下降后再度升高,又找不到引起發熱或發熱加重的確切病因,均要想到藥物熱可能。若停藥后體溫在24~48小時內恢復正常,強烈提示“藥物熱”;若再次用藥又出現發熱則基本可以確診為藥物熱。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