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關注奶業振興 攜8個提案赴兩會 |
發布日期:2019/3/8 發布者:xuanxuan 共閱48397次 |
“我當了五屆政協委員,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帶來了八個提案”,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3月3日在北京表示,今年的提案關注支持奶業振興、優化增值稅、加強數據監管立法、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
在交流中,劉永好還針對裁員、非洲豬瘟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劉永好表示,新希望今年不但不會裁員,還將新招5000名大學生。劉永好表示,過去一年新希望無論在銷售、利潤還是稅收上,都有20%的增長,“我們希望2019年也能保持這種增長速度”。
在談到非洲豬瘟對養殖行業的影響上,劉永好表示,非洲豬瘟來勢兇猛,對養殖業帶來一定沖擊,“非洲豬瘟或許將引起豬肉價格的上漲”。劉永好指出,非洲豬瘟事件將讓我國的養殖格局發生變化,以前主張分散養殖,但在非洲豬瘟出現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規模養殖的發展,對規模養殖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大企業應該積極動起來,把防疫、防止交叉感染做好。”
劉永好指出,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目標下,當下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發展得非常快,農村勞動力“空心化”的現象還是很嚴重。“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更離不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要發動全社會參與,實現多維度協同推進“,劉永好指出,產業要轉型升級,關鍵在于技術創新,建議在國家層面上引導優勢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對產業融合技術的研發力度,特別是將“大數據”、“云計算”、“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向農村下沉,充分對接企業,打造開放高效的農業科技成果孵化市朝平臺,推動農村“雙新雙創”向縱深發展。
在支持奶業振興、扶持奶牛規模化養殖基地建設方面,劉永好表示,中國奶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奶業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全國奶牛實際存欄量低于一千萬頭,建設優質奶源基地的牧場用地供給嚴重不足。再如,近40%的奶牛養殖戶缺乏大型合作社的指導和管理,不僅面臨生態環保、疫病防控、優質高產等轉型升級瓶頸,還面臨生乳銷售難、成本高和養殖效益差的問題。”建議國家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適養區政府提供更多建設規模牧場用地指標,尤其是華東、華南、華中和西南等地區,從而增加奶業全產業鏈的供給力“。
劉永好的提案還包括優化增值稅、釋放稅制紅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加強數據監管立法,促進現代金融科技發展方面。
劉永好表示,近來年,金融機構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為消費者提供數字化、便捷化、觸手可及的移動金融服務,但金融機構也面臨黑產欺詐、偽冒貸款、“羊毛黨”等一系列威脅。劉永好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和推動金融科技創新。鼓勵金融科技企業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加大集成創新力度,探索并合理開展新金融服務模式;建議進一步推進國家級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企業及個人信用的完整檔案。“要加快數據立法,積極推動數據共享行為,同時也避免金融科技企業數據濫采、濫用的情況發生。”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