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護理有講究 保障寶寶換季不生病 |
發布日期:2019/2/28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7512次 |
過年期間連續幾天的氣溫回升,是不是讓大家有點春天的趕腳?可最近兩日氣溫又驟然急下,這“倒春寒”還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不少家長覺得,氣溫回升好似進入了春天,寶寶就可以少穿點了。殊不知乍暖換寒之時,病毒細菌滋生,氣候說變就變,一不留神寶寶就會感染流感、病毒性肝炎、消化不良、氣管炎等疾病,防不勝防。“春捂”講究科學有度,恰到好處的“捂”可以將一些常見疾病拒之門外。 穿:適度春捂 “春捂”要捂多久 春捂并不是像冬天一樣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家長只要摸寶寶手腳感覺溫潤,并且手心無汗即可。倒春寒氣溫不定,當晝夜溫差大于8℃的時候就應該“捂”。如果有冷空氣來臨,不要等溫度降下來以后才開始增加衣物,要在之前一兩天開始為孩子添衣驅寒。即使氣溫回升了,也不能減衣太快。待氣溫回升后,建議給孩子再捂1周左右,而體弱的小寶寶最好再增加1周的時間。 當氣溫高于15℃,且比較穩定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捂了。 堅持“三暖二涼”原則 三暖是指:肚暖、背暖和腳暖。寶寶腹部受涼,易引起腹痛腹瀉等疾病,建議帶個棉肚兜。背部保暖有助于體內陽氣生發,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腳部神經末梢非常豐富,如果受涼易使寶寶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 二涼是指:頭部和胸部。頭部是體表散熱的關鍵部位,如果裹上厚實的帽子容易頭暈腦昏,煩躁不安。其次,胸部也不要裹得嚴嚴實實,保持正常的呼吸透氣,讓寶寶神清氣爽。 靈活增減衣物 在溫度多變的季節,寶寶衣物量要根據具體溫度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比如中午氣溫高的時候,在室內要比在室外多穿一件,因為室外陽光明媚,室內相對陰冷,寶寶在室內不活動,多穿一件能抵御寒氣。帶寶寶外出游玩的時候,可以搭配輕薄的小棉服出門,既擋風又保暖,還方便寶寶活動。還在襁褓中的嬰兒要相對多穿一點。 分年齡段保暖 寶寶皮膚對溫度的感知因年齡而異,對于新生寶寶(出生28天內)要注意保暖,在室內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6個月的寶寶,在室內可和大人穿一樣多,在室外則多穿一件,棉布帽子也可以選擇使用,調節保暖;6-12個月的孩子,要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穿衣;更大的孩子,和成人完全一樣即可。 動:堅持鍛煉 “春捂”幫助寶寶免受寒氣侵襲,而鍛煉身體可以提高寶寶自身免疫力,增強寶寶體質,主動防御病毒流感,從根本上預防流感。春暖花開之際,多帶寶寶進行室外活動,多曬曬太陽,有助于寶寶健康成長。春季室外活動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注意,當寶寶參加戶外活動玩的滿身大汗的時候,家長不要著急給孩子脫衣服,應該先用毛巾把胸部的汗擦干,讓孩子安靜下來,等汗完全下去的時候再脫外套。 2,在室外,不要讓寶寶到處亂摸、亂爬。勤洗手,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凈。從公共場合回來后最好幫寶寶洗澡,換下衣物。 3,避免帶寶寶去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游玩,如電影院、商場等地方,要警惕病毒感染,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居:通風除塵 春季是病毒細菌大量滋生的季節,即使“倒春寒”溫度較低,為了寶寶和家人的健康,媽咪平時在家時,也要使室內經常通風換氣除塵,保證空氣質量,以防細菌病毒滋生。以下是凈化空氣小技能: 1、可以在家中養一些花草,保持室內濕度為40%左右。空氣過于干燥或過于潮濕都會使病毒滋生。 2、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最好早中晚通風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讓各種細菌失去滋生的條件。 3、定期打掃住所,防止細菌超標。寶寶的毛絨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最好用清潔劑殺菌消毒,以防寶寶放入口中,引起細菌感染。 食:清淡偏涼 春季陽氣上升,新陳代謝開始旺盛。在孩子的飲食上,要多吃些偏涼的食物,宜食清淡、甘、溫之品。新鮮水果要等熟透才能給孩子吃,避免水果太酸而傷肝。盡量少給寶貝吃羊肉、海鮮,油炸食品等發物。多給孩子補充一些維生素、無機鹽和蛋白質,多吃苦瓜、羊奶、草莓等食物。另外,西紅柿也是平肝去火的好食物,微甜,多給寶寶吃些西紅柿,能補充大量的維生素。 此時,可以稍稍吃些味兒沖的食物,如芹菜、洋蔥、蘑菇、黑木耳、姜、蒜等,這些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殺菌防寒,增強體質的功能。如果寶寶不喜愛這些食材,可以剁碎和其他食材摻起來,做成餃子或丸子。 早飯吃好,孩子體質也能提高。早上可以用骨頭湯為孩子做些面條、粥等主食,水果、粗糧也是早餐不錯的選擇。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