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更聰明?抓住這些育兒小細節 |
發布日期:2019/2/28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8094次 |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大人們用手把自己的臉蒙上,然后再突然間打開,孩子就特別喜歡。他們會慢慢發現手后面的臉總是有不同的表情,當大人不主動挪開手時,孩子就會用自己的小手有意識的挪動大手,來看看手后面又有怎樣的表情變化。大人們也許會覺得這是一個看似重復且無趣的游戲,可是孩子們卻能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孩子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他們總是能關注到每次表情的不同變化,而一旦孩子習慣了某個行為時,他就會慢慢失去興趣,所以從一個簡單的躲貓貓游戲中,我們能夠看到教育當中不容忽視的細節。 給寶寶換尿布時,要與寶寶說話 初為人父人母,在與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是否關注過自己的表情變化呢?習慣上我們聽到便便,甚至看到便便,會因為它的味道而產生厭惡的心理,所以如果寶寶每天多次大便,大人會無意中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傳遞給寶寶。因此當給寶寶換尿布時,父母有必要和寶寶聊天,“哇,我家寶貝又拉了一大泡呀”,促使孩子產生愉悅的排便情緒,進而促進身體健康發展。 和寶寶玩不限于一個表情 我們剛剛提到與寶寶玩躲貓貓的游戲,在這里要特別注意一點,并不是孩子不喜歡玩,而是因為大人的表情過于單一化,以致玩幾次之后,孩子就不感興趣了。其實玩躲貓貓游戲也是有講究的,不但家長要用夸張的動作與表情,同時要盡量保持每次的表情有不同的變化,吸引寶寶猜一猜手背后的表情有怎樣的變化,進而幫助寶寶識別更多的表情。 給寶寶搖玩具時不能太快 當孩子出現“越界”的行為時,大人為了阻止孩子的行為,會通過玩具來吸引轉移他的注意力,即用較大力度的方式來搖晃玩具(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噪音),雖然孩子會暫時的被吸引過來,但同時很快又去玩別的了。其實用玩具來吸引孩子是可行的,但需要改變方式,如可以拿玩具作為加強節奏的一種方式,同時嘴巴里也哼唱出同樣的節奏,讓孩子聽到的音樂更有節奏感和秩序感。 和寶寶說話時,要注視寶寶的眼睛 父母是否有耐心和孩子聊天呢?尤其是注視寶寶的眼睛進行呢?請記住,您與寶寶溝通交往的方式將直接影響著孩子。與他人交流時要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從眼睛中看出對方的反應,進而給予及時的反饋,這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樣的,當父母與寶寶說話時,您的表情、語氣是否能夠吸引孩子,這從孩子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孩子對什么感興趣,逐步地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正確地與人溝通!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