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最怕什么?要如何對待? |
發布日期:2019/2/14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7669次 |
小寶寶動不動就哭,剛開始換衣服,換尿布就莫名開始哭; 餓了哭,吃飽了也要哭; 后來自己摔了一跤不可,你回頭一看就傷心的哭喊起來… 是寶寶在無理取鬧,還是他們內心是真的在害怕?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 0-1個月的寶寶 最怕:困了、餓了、不舒服了 月子里的寶寶除了睡就是吃,他們醒著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餓了,或者我不舒服了,如有沒有第一時間來安撫我,那他們就會感到恐懼和緊張,以為自己被拋棄了,用哭來得打媽媽的注意,哭的越大聲就越強烈的想要媽媽。 這段時間,媽媽要做的就是無條件滿足寶寶的所有需求:餓了、困了、尿了、不舒服了……并且在第一時間回應,和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2-6個月的寶寶 最怕:噪音和突如其來的聲響 還記的小時候打雷,放鞭炮或者突然的響聲嚇到你時,父母都要摸摸額頭嗎?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對這些聲音也會變得比較敏感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可能會害怕大聲音,比如電閃雷鳴,忽然掉在地上的物品撞擊地面的聲響,甚至是吸塵器工作時、吹風機運行時發出的聲響。 當寶寶被嚇到時,盡量帶寶寶離開刺激環境。但如果是雷聲,媽媽可以抱緊孩子,給足她安全,這時候你可能會比較著急,切記別上下搖晃孩子安撫她,輕輕拍拍寶寶的被說:“媽媽在,媽媽保護你。”這樣可以減輕孩子的恐懼情緒,給與他更多的安全感。 6-12個月的寶寶 最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 寶寶都會怕陌生人。 先別急著反駁,哪些不認生的寶寶和從小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有關系。這個階段的寶寶逐漸有了自己的意識,干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可能會比較焦慮往媽媽懷里躲,甚至有的寶寶會因要被陌生人抱而嚎啕大哭。 這是很正常的哦,帶寶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最好先陪同她待一段時間直到他熟悉和接受了新環境。如果是家里來了客人,寶寶表現的很抗拒,媽媽一定不要強迫他們,寶寶可以慢慢適應這個變化,并自己去接受。平時,要適當帶寶寶多外出,多創造一些接觸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機會,時間長了寶寶自然會培養起交往的能力。 12-24個月的寶寶 最怕:和媽媽(或者其他主要照看者)的分離 當孩子有一歲多了,會極其害怕和最親近的人分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你可能完全不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害怕,我當然不會離開你呀。要知道 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你。 可以選擇每次因為你的離開寶寶哭了,就放棄所有事情留下來陪她;也可以選擇和孩子溝通好后,讓她學會自己去承受這一心靈恐懼,告訴孩子“媽媽晚一點回來,你要乖乖喔!”媽媽一旦真的要離開,就要果斷,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猶豫不決,甚至中途回去抱孩子。 2-6歲的孩子 最怕:獨處、黑暗、動物、想象出來的鬼魂、怪物。 2歲以后,孩子的想象力變得豐富,他們會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向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自導自演。同時他們的認識能力有所發展,逐漸能夠預見潛在的危險。 大多數孩子都害怕黑暗,黑暗預著危險,這是我們祖先留在我們基因里的經驗。媽媽人為的幫孩子克服這一天性。玩一些特別的游戲,比如手指游戲,或者可以買一個可以在天花板折射出各種有趣的星光圖案的音樂燈,和孩子躺在床上聊一天遇到的趣事,讓孩子感到這個氣氛是輕松愉快的。 對于害怕動物的孩子,你先要喜歡上動物。在孩子面前開心的和動物玩,讓她明白怎么和小動物相處,并且告訴他自我保護的方法,以免受到傷害。 我們大人會害怕,其實孩子也一樣。不管是怕黑、怕巨大的聲響、怕鬼,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 面對恐懼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接受,別以“這有什么害怕的心理”無所謂的嘲笑孩子。比起“你是男孩,你應該學會勇敢”、“你怎么連這個都怕,膽小太小了吧”、“你都5歲了,怎么還怕狗?”而言,或許一句“沒關系,寶貝,有我在”是更有力量的化解。即使你的孩子長大了,也別吝嗇你的抱抱和鼓勵,因為溫柔,能對抗世間所有的堅硬。 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害怕1種事。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