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一歲以上寶寶的哭鬧? |
發布日期:2018/9/11 發布者:zgytzsw 共閱48046次 |
今天主要講的是如何應對寶寶的一些情緒型哭鬧(通常針對一歲以上的孩子)。 滿滿是個很少哭的孩子,基本上兩歲以前就沒有過歇斯底里的哭鬧,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幾乎就沒有哭過,整天樂呵呵精神奕奕的。兩歲以后有自我了,情緒型哭鬧多了起來,但是基本上都能被我很快安撫,失控的局面,想想還從來沒有過。 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而是我掌握了一個小辦法,這個辦法,至少在王小滿身上,我屢試不爽,不賣關子,這個辦法就是: 每次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我就蹲下來,抱起孩子,讓孩子趴在我身上,溫柔而堅定地跟孩子講明事情的厲害。 超級簡單,也超級管用。但是很多人都沒做到。 小朋友要吃零食,于是在大路上撒潑耍賴;父母沒空,小朋友卻要父母陪玩,撒潑耍賴;小朋友一拍腦袋想做件事,不管適不適合當即就要做,撒潑耍賴…… 種種場景都如在眼前。哪個當媽的沒經歷過呢是吧。 這幾天我帶著王小滿在農村老家,老家家家戶戶都是敞開式的院子,一家挨著一家,幾戶人家就跟住在一個大院子似的。 我家門口有一鄰居,在附近承包了十來畝地種菜,全家上上下下四代人住在一起,每天照看幾畝地,忙得不可開交。 這家人家女主人生了三個兒子,老大不到三歲,老二老三是雙胞胎,一歲多。最要命的是,三個兒子都非!常!愛!哭!我每天就在家里聽各式各樣來自各個年齡段的花式哭法。 我媽跟我說,那三個孩子就是愛哭,脾氣太壞了。 不不不,這話太不公平。沒有愛哭的孩子,只有總是惹孩子哭的家長。 比如有一次,媽媽給兩個弟弟喂飯,老大在旁邊說我也餓了,媽媽說,你等會兒,老大不干,還說餓,媽媽就開始對老大罵罵咧咧,老大脾氣也上來了,伸手要去奪媽媽手里給兩個弟弟吃的飯碗,媽媽急了,啪啪幾個巴掌打在老大臉上。老大當然哭了,扯著嗓子哭,還要沖上去打媽媽,媽媽又伸出手擰老大的耳朵。如此你來我往,哭聲震天。 其實,事情在老大說出第一句我餓的時候就可以解決了: 好好告訴孩子,媽媽在給弟弟喂飯,一會兒就給你吃好嗎。 或者說,媽媽在給弟弟喂飯,我讓奶奶給你盛飯好嗎? 再或者,在老大想要上來打媽媽的時候,把孩子抱起來對他說,媽媽知道寶寶餓了,我給弟弟喂完就給你吃好嗎,你打媽媽媽媽會疼哦。 再或者,舀一勺弟弟的飯菜,對哥哥說,來,寶貝兒,嘗一口弟弟的吧,肚肚不餓了吧 就這么簡單。如果媽媽這么做我相信肯定不會演變至最后那種不堪的局面。處理孩子的哭鬧有千萬種,只是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選擇了最糟糕的。 這位媽媽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早已經習慣這樣的相處模式。 我聽滿滿外婆說,這個孩子經常一個人坐在院子里哭,從頭至尾沒有一個大人出來調解與安慰。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他會難過,但他更難過的,是他的情緒總是被媽媽忽略,甚至一巴掌打回去。 積極地給孩子以反映、共情,而不是冷言冷語,不是指望他像大人一樣懂事聽話地等你喂完再吃。要知道,他還只是個不到三歲的孩子。 媽媽這樣做向孩子傳遞了兩個信息:我知道并理解你的訴求,以及我在為你的訴求努力。 孩子沒有理由再不依不饒。 可能有人會說,孩子都要打媽媽了,難道不應該教訓一頓嗎?好言相勸也太便宜他了吧。 很多人下意識認為孩子就是不懂事,就是要犯錯的,而犯了錯就是要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懲罰他們的。 要知道,不是只有以暴制暴才叫管教,和風細雨的滋潤才是教養的根本。 你對他大吼一句他除了恐懼什么都記不住,但你給他伸出雙手、敞開懷抱、曉以簡明扼要的道理,他會知道你愛他,他愿意為你改正。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不就是如此嗎?嚴厲的父親讓我們望而生畏,甚至讓我們想要故意反抗,而溫柔慈祥的母親總能讓叛逆的我們心軟,甚至愿意為了保護她而拼命。 日子長了,孩子會知道你重視他的情緒,而且你的承諾一定會兌現,慢慢地就會形成良好的互信關系。你的孩子離無端哭鬧就會越來越遠。 說了這么多,孩子的情緒型哭鬧無非就是兩種:他想要某種東西或者做某一件事;他想要得到你的關注和擁抱。 第一種最常見,不難理解。至于第二種,你想想,每次孩子在想要某一種東西時你不滿足他,甚至對他惡語相向或者不理不睬,他是不是會哭鬧地更兇。因為他深深感受到了不被關注的惡意。他想通過更加聲嘶力竭的怒吼來引起你的關注。 這所有的情緒型哭鬧都能用文中提到的這個辦法解決:蹲下來,抱著他,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事情的厲害。 王小滿幾乎所有的哭鬧我都是這么處理的。比如天黑了,她想去一個小姐姐家過夜,姐姐家住得很遠,我沒讓她去,她很難過,哭著吵著說要去。我抱著她,輕輕拍著她的背,跟她說,我知道滿滿很想去姐姐家玩,可是天已經黑了,路上不好走,媽媽明天帶你去玩吧。 小姑娘在我懷里哼哼唧唧一會兒就好了。幾乎所有的哭鬧都是這么處理,從未鬧到不可開交過。 另外說一句,答應孩子明天帶她去就一定要帶她去。這是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礎。 最后想說,不要總說孩子不懂事,孩子愛哭。孩子不是本就那樣,而是我們父母把他“培養”成了那樣。孩子本不愛哭,被忽略地多了,就真的愛哭了。對孩子耐心一點、溫柔一點吧,不要讓他們被忽略得太久。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