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時,是否覺得蔬菜的皮、籽這些“垃圾”不僅不能吃,處理起來也很煩人。不過,營養專家指出,很多被人們認為是“垃圾”的菜蔬“邊角料”不僅能吃,還有很好的營養和養生功效。

【須】有須的蔬菜不多,其中以玉米須最為人所熟悉。對于大多數年輕后生來說,吃玉米時候都會扔掉“不能吃”的玉米須,其實,他們不知這也是寶貝。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介紹,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須”,有不錯保健養生功效。“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經、腎經、膀胱經,具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清熱的功效,可用于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石和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其實,在水煮玉米或煲玉米湯時,把玉米須也放進去,煲出的湯汁就有降低血脂、血壓、血糖的功效,尤其適合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人群飲用。在夏季飲用,還有祛濕、利水、消腫的作用。而在營養學的范疇,玉米須也很有價值。劉佳說,玉米須富含脂肪油、樹膠樣物、皂甙、生物堿、谷甾醇等成分,有降壓、利尿及降血糖作用。中醫所說的利膽在營養學也有體現,就是能促進膽汁排泄,從而降低黏度,減少膽色素含量。食方:
薏米玉米須粥材料:薏米50克,大米50克,鮮玉米須15克,白茅根15克。先煮白茅根、玉米須,20分鐘后去渣,加入薏米、大米煮成粥食用。有清熱除濕、利尿退腫功效。
石斛玉米須茶材料:石斛10克,蘆根15克,玉米須20克,煮水飲用。有養陰、清熱、利尿功效。
玉米須煮雞蛋材料:玉米須100克,雞蛋兩個。有平肝清熱、利尿祛濕作用。
【葉】也許你會奇怪,什么時候菜葉也成了“垃圾”?其實,許多人食用蔬菜時,多會取用其口味、口感較好的部分,例如吃蘿卜就很少會吃蘿卜葉,而吃萵筍也更多是吃其肥美的莖部。有哪些我們經常拋棄的葉子其實是寶貝呢?★蘿卜葉——在超市見到的蘿卜大多數已經被去頭去尾,很少能見到蘿卜的葉子。其實,蘿卜的葉子和蘿卜莖有開胃、止瀉、止痢的功效。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之外,蘿卜葉子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芹菜葉——吃芹菜你吃不吃葉子?不同飲食習慣的家庭可能答案并不一致。如果你從不吃芹菜葉,如今不妨試試把葉子也加入飲食菜單,因為芹菜葉的營養價值遠遠高于芹菜莖。劉佳介紹,有研究顯示,芹菜葉中的多種營養成分含量(如鈣、鎂、維生素C等)均高于芹菜莖,更含有芹菜莖中沒有的維生素E。另外,芹菜葉與芹菜莖一樣,都有降壓功效。★萵筍葉——萵筍莖美味,往往讓人忽視了其貌不揚的萵筍葉。但萵筍葉的營養價值不容忽視,其中的β-胡蘿卜素比莖部高9.7倍,且含有大量的鈣,如果棄之不吃非常可惜。
【皮】烹煮像茄子、西紅柿、黃瓜等果蔬時你會去皮嗎?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選擇,而無論從食材處理的方便性和營養價值來說,不去皮其實更好。劉佳介紹,對于果蔬來說,其實最有價值的都存在于皮中。比如茄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如花青素、果膠和類黃酮;黃瓜皮含有苦味素等。“許多植物營養成分的合成都在能與陽光直接‘接觸’的部位——皮。”劉佳說,不光是蔬菜皮,水果皮也是很有營養價值的。現代人不愿意吃皮的原因,更多的是擔心農藥殘留。專家則表示,蔬菜中多少會有些農藥殘留,只要仔細沖洗就可以了;其次,烹煮過程中,加熱也有利于有機磷農藥的分解。值得一提的是,長時間浸泡對于清洗農藥殘留并沒有太多的幫助,建議用流動的水洗凈蔬菜,然后浸泡一小會兒就可以了。
【籽】用辣椒、瓜類做菜前有一個麻煩的工序,就是去籽。如果一不小心讓這些“小東西”混了進菜肴里,不僅影響味道,還容易影響口感。但這些我們避之不及的小東西,有著其獨特的價值。劉佳介紹,作為蔬果的“種子”,它的籽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例如辣椒的瓤和籽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甚至比辣椒肉部分還要高。而最有價值的,則是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廣東人吃辣能力有限,因此用辣椒做菜時往往去掉辣椒籽,以求降低辣的等級。但你知道嗎,辣椒的芳香烴正是來源于籽,遇到高溫就非常香。現在大受歡迎的湘菜、川菜等菜肴,其辣椒原料中就從來少不了辣椒籽的身影。而另外一類就是瓜子,如冬瓜子、南瓜子。我們用冬瓜烹飪煲湯,都會去掉冬瓜子。“研究發現,冬瓜子中含有皂甙、脂肪、瓜氨酸、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等成分,這些成分可有效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劉佳建議,對于這些有益的食材,即使不“一鍋燉”,也可以留存下來,例如晾干后翻炒,當作瓜子來吃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劉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