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和治療毒蘑菇中毒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490次 |
詳細了解進食史,對診斷毒蘑菇中毒和急救治療十分重要。對毒蘑菇的鑒定,不能以顏色是否新鮮,菌蓋是否長疣子,長不長蟲子,是否有異味等作為依據,而應盡早將患者食用的野蘑菇送有關部門,根據蘑菇的形態特征和內部結構加以鑒定才是科學的。盡早確定毒蘑菇的種類,有助于醫生正確選擇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 發現毒蘑菇中毒后,要立即用手指或壓舌板等按壓孩子的咽部誘發嘔吐,送醫院后用0.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濃茶水反復洗胃,或先將碘酒20滴加入200毫升水中,讓孩子口服以沉淀毒蠅堿,然后再進行洗胃。洗胃結束后可給予活性炭每公斤體重1-2克或硫酸鎂30克,經胃管注入胃內,以達到吸附殘存毒物和促進毒物排出的目的。 患兒如果有流口水、瞳孔縮小、惡心、嘔吐等副交感神經興奮的表現,靜脈注射阿托品治療有效。對出現類植物日光性皮炎的患者,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維生素C,或將氫化考的松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有治療作用。 對毒傘、白毒傘、磷柄白毒傘等潛伏期較長的遲發型毒蘑菇中毒,應在中毒早期肌注或靜脈注射解毒藥二巰基丙黃鈉或二巰丁二鈉。 此外,保護肝、腎功能,預防和治療腦水腫,防治休克、呼吸衰竭和感染等治療也至關重要。加強宣傳有關知識是預防毒蘑菇中毒的關鍵。一般來說,毒蘑菇有以下特點: 1、色彩鮮艷美麗,形狀怪異,摘采后容易變色,夜間發磷光等。 2、傘蓋和莖部有斑點、疣點或裂溝等,流出的漿液發粘。 3、傘蓋肉薄,莖基部有毒托,莖易縱裂。但亦有一些毒蘑菇的外觀與可使食用蘑菇十分相似。因此,鑒別有毒蘑菇,僅根據上述標準形態特點來決定取舍是遠遠不夠的。沒有經驗的人千萬不要隨意采食蘑菇,應選擇當地群眾公認的無毒蘑菇或田園中專門種植的蘑菇食用。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