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律的特點是什么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14次 |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心跳的位置在左胸部乳頭內,而且是有規律地一刻也不停的跳動。正是因為正常人的心臟具有這種跳動的能力,才能推動全身的血液循環,以供給人身體內各臟器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使各臟器能發揮各自的功能。心臟為什么能一刻不停維持跳動呢?醫學家們發現,因為在人體的右心房處有一種特殊細胞構成的小結節,醫學上稱之為"竇房結",它可以自動而有節奏地產生電流,電流按傳導組織的順序傳送到心臟各部位,正常狀態下心臟有三級起搏點即竇房結、房室結、心肌細胞;而在起搏點之間有心臟傳導束,其中結間束連接竇房結和房室結,房室束和左、右束支,而浦肯野氏纖維系統將房室結與心肌細胞相連接。健康人的心臟搏動規律是由竇房結控制,正因為心臟的跳動首先由這里發起,引起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并維持人體的血液循環,因此醫學上稱其為竇性心律,竇性心律是人的唯一正常心律,它是孩子能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 小兒竇性心律的特點是年齡越小,心率也就越快,這主要是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比較旺盛。但孩子的心臟較小,每次搏出的血量也少,因此只有加快心跳的次數才能滿足機體對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需要。在正常安靜狀態孩子各年齡階段的心率正常范圍是不一樣的,有年齡越小,心率越快的特點,如嬰兒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竇性心律的范圍是竇房結每分鐘發出的沖動,也就是心跳的次數為100-140次;1-6歲小兒每分鐘80-120次;6歲以后的兒童為每分鐘60-100次。一般竇性心律的搏動范圍受神經系統的支配,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睡覺時心跳的次數比白天活動時減慢。 竇性心律可以不齊,尤其在3歲以上小孩多見。小兒時期的竇性心律不齊,大部分因呼吸運動的影響引起,即吸氣時心率加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如該小孩跑步或上下樓梯后竇性心律加快,竇性心律不齊即可消失。因此家長見到孩子心電圖診斷為心律不齊時,不要緊張,以為發生了心臟病,其實,竇性心律不齊本身不是一種疾病的表現,也不是心臟病,不需要進行治療。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