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的發熱特點是什么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969次 |
系統性紅斑狼瘡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許多系統和臟器。小兒多發于女性學齡兒童,臨床常伴見發熱等癥,現將本病發熱特點及處理原則介紹如下。 臨床若見學齡女性兒童出現不明原因的不規則發熱,體溫呈低熱或高熱,經抗菌素治療無效,且伴見下列癥狀時,當高度警惕此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蝶形或盤狀的紅斑,關節痛伴多臟器損害,脫發,口腔潰瘍,血管炎等。此時應進一步做有關化驗檢查,若血沉明顯增快,抗DNA及ENA抗體陽性,抗核體陽性且滴定度高,狼瘡細胞陽性,補體C3降低等,則可診斷本病。 本病發熱與幼年型類風濕病發熱均可伴見皮疹、關節痛等證,臨床應注意鑒別。通常幼年型類風濕病不侵犯腎臟,而系統性紅斑狼瘡則最易累及腎臟且往往出現較嚴重的損害。此外幼年型類風濕病檢查補體C3不降低,抗DNA抗體則呈陰性。 對于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發熱,除身熱較高,需對癥降溫處理外,目前西藥主要采用強的松、甲基強的松龍、環磷酰胺等藥治療本病,隨整個病情的好轉,身熱亦會漸趨緩解。因該病屬慢性疾患,治療可能需要維持數年,臨床應鼓勵患兒積極配合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日曬火毒,用藥不當等致病,其發熱或緣于熱毒熾盛,或因于陰虛火旺,臨證應予明查。 因熱毒熾盛所致發熱,通常體溫較高,同時伴見煩渴,皮疹色鮮紅等癥,臨床可予犀角地黃湯加減治療。因陰虛火旺所致發熱,一般多呈低熱,同時伴見口干咽燥,斑疹色暗紅等表現,臨床可予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 此外臨床尚可選用中成藥如犀角地黃丸、犀角化毒丹、狼瘡丸、紫草丸等藥,以清熱解毒涼血,對退熱降溫有一定功效。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