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食療方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16次 |
濕疹是小兒常見皮膚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兒童,但以嬰兒更為多見。濕疹初起,兩頰皮 膚干燥,并生出密集的丘疹;丘疹可逐漸變為水泡,同時有水液滲出,濕爛,滲水干燥后結 成大片黃色結痂。少數患兒除臉頰外,也可蔓延到額頭、頸部、肩部,甚至軀干、四肢等處 。濕疹反復發作可造成患處皮膚粗糙。目前,濕疹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與某些致 敏因素及家族遺傳有關。家長要注意查找有無食物和衣物過敏的相關因素。 中醫認為,濕疹與嬰兒體質有關,多由喂養不當,內生濕毒,外受風邪引起。如注意喂養, 在小兒1歲左右斷奶后,濕疹可逐漸痊愈。乳母在哺乳期應注意少食牛奶刺品及辛辣、海產 品等食物。此外,要保持患兒大便通暢。治療常采用清熱、利濕、健脾等方法。食療及外治 方法如下。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 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2外治法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涂患處 。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 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涂患處。 3)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于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于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 ,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 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6)土豆洗凈,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扎,每晝夜換藥2~3次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