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外用藥如何正確使用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519次 |
如果家里準備一些常用的外用藥,碰到小傷小病就沒有必要跑醫院了,也許有的家庭準備了這些外用藥,但由于不了解各種外用藥的性能,不一定會正確使用,因此有必要對常用的外用藥作一簡單的介紹。 1、酒精:一般醫用就酒精的濃度是75%。酒精是最有效的皮膚消毒劑之一,醫院里的一些操作,如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靜脈取血都需酒精消毒皮膚。家庭里酒精多數用于皮膚感染,如小癤腫、膿皰病等,用酒精涂擦,可起到殺菌消炎作用。酒精經稀釋后用來進行酒精擦浴,對幫助發熱的小兒退熱有一定功效。新生兒如果有臍帶感染可用酒精清潔臍部,以達到消毒、消炎的目的。酒精容易揮發,所以應用瓶裝加蓋保存。 2、碘酒:碘酒是由碘化鉀溶入酒精配制而成的,一般常用濃度是2%-2.5%。碘酒和酒精一樣是良好的皮膚消毒劑,具有殺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碘酒的應用范圍酒精一樣,但對皮膚的刺激較酒精大,特別是新生兒要慎重使用。皮膚外傷未破裂及毛囊炎時,碘酒有消毒、阻止毛細血管出血、消腫、殺菌的作用。粘膜處如嘴唇等不宜用。碘酒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必須保存在加蓋的深色小瓶內,并應放在陰暗處。 3、高錳酸鉀:簡稱PP粉,俗稱回錳氧,它是一種色結晶體,很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紅色,一般外用時多配成1:5000的溶液,家庭使用時僅用數粒晶體放入一小盆水中,視溶液呈淡紫色即可。它是一種很強的氧化劑,對有機物有氧化作用,從而達到殺菌目的,身體一些特殊的皮膚粘膜的炎癥如甲溝炎、包皮龜頭炎、肛門周圍炎或膿腫及一些慢性潰瘍等,常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由于高錳酸鉀本身是氧化劑,水溶液不能久置,應隨用隨配,此外應注意溶液濃度不易過濃,否則可引起皮膚灼傷。注意配成的溶液或高錳酸鉀晶體千萬不能被孩子誤服,以免引起食道燒傷。 4、 紅汞:俗稱紅藥水,是一種常用的皮膚消毒劑,適用于各種外傷,本身刺激性小, 皮膚粘膜發生外傷者也可使用。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