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齲齒不容易在早期被發現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936次 |
齲齒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齲齒帶來的痛苦和危害。但是,很多人在因為牙痛或發現牙齒有洞來就診時,常常已發展為深度齲齒,甚至是牙髓炎,治療時會有一定痛苦,還可能要多次去醫院復診。為什么齲齒早期我們不容易發現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牙齒是怎樣構成的。牙齒從外觀形態上看是有牙冠、牙根及牙頸部三個部分組成。在口腔中露在外面的部分就是牙冠,是發揮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埋伏固定在牙槽骨內的部分是牙根,牙根的末端有一個小孔,叫做根尖孔,血管和神經可以通過這個小小的根尖孔進入牙齒內。牙冠和牙根交界的地方就是牙頸部了。 我們再把一顆牙齒從中間剖開看一下,就會發現牙齒并不是一個實心體,它的外壁由三種不同的硬組織組成,即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中央是一個和牙齒外形非常相似的空腔,叫做牙髓腔,腔內充滿了血管、神經及淋巴等組織,通常稱為牙髓組織,也是牙齒中唯一的軟組織。 牙釉質俗稱琺瑯質,覆蓋在牙冠部的最外層,是一種半透明的鈣化組織,是人體中鈣化程度最高、最堅硬的組織。雖然只是很薄的一層,但非常耐磨,人的一生中每天都要吃大量的、各種硬度的食物,牙齒能夠承受幾十年的咀嚼磨耗都是牙釉質的功勞。但它也有弱點,一是脆性大,吃飯時不小心咬到一粒沙子,就可能崩掉一塊,二是容易受到酸的腐蝕,如牙齒表面有牙菌斑,菌斑中的細菌和食物中的糖作用產生酸,就會腐蝕牙釉質出現齲洞。牙釉質是沒有神經的,因此,當齲齒僅僅發生在牙釉質時,我們不會感覺到疼痛。 牙釉質的下方是牙本質,牙本質構成牙齒的主體,形成牙齒的大致外形,呈淡黃色,其硬度僅次于牙釉質,有很多牙本質小管貫穿全層,牙髓神經也可以通過這些小管從牙髓腔伸入到牙本質內,所以當牙本質暴露或齲齒發展到牙本質層時,受到一些冷、熱等刺激后,我們就會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齲洞越深,離牙髓越近,疼痛越嚴重。 牙骨質包在牙根的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層,硬度比牙本質低,和骨骼的硬度差不多。它的抗腐蝕能力差,主要作用是把牙齒固定早牙糟窩中。 早期齲是指齲壞部位只限于牙齒的表層,即牙釉質或牙骨質層。由于這一層沒有神經,患兒沒有任何自覺癥狀,感覺不到痛,一般是表現為在牙齒的平滑面,病變區牙釉質出現白色斑點,醫生用探針探查時可以感覺到表面略粗糙,而患兒自己卻難以發現。其實,在這個階段,齲洞還未形成,將牙面上的牙菌斑和食物殘渣清除干凈后,局部使用氟化物,齲齒可以停止發展;可以免除用鉆針磨牙的痛苦。在牙齒有窩溝的地方,齲齒發生初期也是表現為白色的斑點,以后發展為墨浸狀,由于此處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因此,也常被忽略而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 此外,由于牙本質的硬度低于牙釉質,發生齲壞時破壞的速度也比在牙釉質內進展快,因此,齲壞常常在牙釉質薄弱的地方突破進入牙本質,而后向側方和深部侵蝕,呈潛行性發展,即表面上看牙釉質破壞很小,但其下方齲壞已經發展到牙本質深層的很大面積,好象一個口小底大的倒漏斗形,只有磨除表面的牙釉質后才會發現其下方的齲洞已經很大,如不及時治療會很快波及牙髓組織,引起牙髓發炎。 因此,由于齲齒不容易在早期被發現,我們除了平時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外,定期去口腔科門診進行牙齒健康檢查是十分必要的,牙科醫生可以幫助你發現早期齲齒,盡早采取措施,終止齲齒發展,保持牙齒健康。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