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催生 你遭此“劫”沒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895次 |
每逢春節,回家孝敬父母長輩的同時,總避免不了被家里親朋好友連環炮式的“長輩問候”。80、90后現在都在面臨著同樣的經歷:沒男朋友的被父母催著相親,未婚的被長輩催著結婚,結婚了的就催著生孩子……是什么在催我?是爸媽在催我!如果你正在遭此一“劫”,不妨我們一起來聊聊。 你“被催生”了嗎? “上周末,哥哥的孩子滿月酒,我和老公去的,一直被娘家親戚(女)問,什么時候要孩子?你們都老大不小了,也該要孩子了吧。” “哎,跟我的苦惱一樣,媽媽催,婆婆問的,還說要不你們去醫院看看,我和我老公都無語了……” “昨晚聊天,婆婆問懷沒懷,我說沒有;她又問這個月例假來沒,我說來了;我說,媽,我每個月很準,懷了我能知道;老公說,媽你就別總問了,有了就告訴你了;婆婆說,我不是著急抱孫子嗎” “催生”常用理由前三甲: >>“趁我們身體好還能帶動孩子,抓緊時間要個孩子。” >>“我和他爸像他這么大的時候,他都六七歲了。” >>“隔壁的×××結婚才一年半,孩子都一歲了……” 你是否正處在“想懷孕”的壓力中? 空間、微博、微信,所有有聯結的地方都在曬結婚照、曬懷孕照、曬孩子照、曬一家三口照……見人聊天三句不離孩子,面對如此的氛圍,你是否正處在“想懷孕”的壓力中呢? NO1.家庭壓力。這個不說是主要原因,也差不多了。很多民主的父母不會干涉兒女私事,包括職業和擇偶,但生孩子是例外——老人家們時常有意無意提出“抱孫子”的想法,無形中制造了很大壓力,覺得不生孩子就愧對父母似的。 NO2.群體壓力。閨蜜、朋友、同事、同學,周圍的一大波人一個接一個都有了孩子,從此生活都圍著孩子轉,如果唯獨你沒有孩子,你感覺很不合群,來自“有孩一族”的壓力也是蠻大的。 NO3.本能沖動。這個不好說,類似于到了這個年齡就應該生孩子的原始欲望。部分女性在結婚后會感到自己的身體有一股原始的沖動,例如結婚后出現子宮疼痛,看到別人的孩子后尤為難受,本能地也希望自己生一個。 NO4.社會壓力。這個有點大,不過也不是不無可能。無數影視作品講述男女主人公相愛生孩子,女性觀眾看了之后就想著自己的生活軌跡也應如此,就像追潮流、品牌一樣,今年,那些從陪伴自己成長的名人、明星也紛紛結婚生子,整個的大氛圍也會讓自己心動不已。 “想懷孕”壓力大,也不可一時沖動 很多人不堪壓力,一時沖動就大肚了,結果因為沒有準備好,讓胎兒的發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有的人“大肚”竟然是假孕——緊張的心情擾亂了自身的內分泌系統,導致身體出現停經、晨吐、腹部變大等“妊娠反應”。 懷孕前一定要做好的準備工作: 第一件事:孕前做一次全面的體檢 夫妻兩人一定要去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不僅只是檢查目前的健康狀態,還應該讓醫生預先了解過去的疾病史或遺傳病史,為懷孕做好身體上的準備。 第二件事:孕前2-3個月停止避孕措施 如果在服用避孕藥期間意外懷孕,避孕藥中含有的大量合成孕酮對胚胎發育造成影響。應在準備懷孕2-3月至少1個月前停止使用。 第三件事:夫妻3個月前戒煙戒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以及酒中的乙醇,對精子和卵子都有損害作用,而且影響受精卵的順利著床與胚胎發育。同時,酒精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造成胎兒宮內發育不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智力低下等,所以,孕前戒煙戒酒一定不能忘。 第四件事:慎用藥物 懷孕和藥物的關系非常密切,可懷孕一般在4-5周后才能夠發覺。因為一些藥在體內停留和發生作用的時間比較長,有時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尤其是抗生素或感冒藥。抗組胺劑、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的阿司匹林等,都不宜長期使用。計劃懷孕時應該從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慎重使用藥物。 這么準備與禁忌你都知道嗎?你都做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最好不要懷孕。壓力是有很多,但是也不能意氣用事,孕育一個生命需要絕對的慎重,不能馬虎,要不然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