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書鋪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465次 |
記憶中的古城總是在昏黃的余輝中慢慢在走。古城在平常的日子里總是冷清的,幾個穿著藍灰衣裳的人正不疾不徐地走著。熱鬧的日子當然也有,一般是在春節前三五天到除夕上午。另一個熱鬧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棒棒節。除此兩段時日外,古城總是在令我愜意甚至著迷的氛圍中。在那種慢節奏中,我度過了我最快樂的童年。而也正是這種慢節奏、才使租書鋪得以生存吧。 童年總是玩耍,唯一能令我放棄這種快樂的就是租書鋪,更嚴格地說是“連環畫閱覽室”。那進還沒有出租小說現在稱為租書鋪的玩意。 在我的記憶中,最先的一家在關門口,主人(那時不興稱老板,不象現在賣盅瓜子也可稱老板)是一個周姓的老人。鋪面不大,三面墻上兩頭釘上釘子,走一根細繩,一本本連環畫騎在繩上,封面朝外,象一排鳥棲在電線上,誘惑著口袋里有幾分錢的小孩捉取。靠墻的地上是幾張矮腳二人凳,小孩們勾頭坐著,著迷于手中的小人書。那時看一本連環畫費用為兩分。由家里窮,我只好省下平日里父母給的一、兩分買零食的錢,以滿足我看小人書的欲望,久而久之,以至于現在我都不再吃零食。在這樣的日子里,我看完了許多連環畫,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剛開始出版的四十八本一套的《三國演義》,由于不是象現在一賣就是精裝著的一整套,書店陸陸續續地賣,老人也就陸陸續續地買,我也就陸陸續續地看,每天下午都去問一下有新的沒有。而賣的又全不顧順序,我也就讀得沒有順序,呂布都死了,又說不定來個轅門射戟什么的。在近半年的時間中我才看完了這套四十八本的《三國演義》,也知道了好東西總得耐心等待。 后來仁和街上又有一楊姓的老人開了一鋪,只是鋪面低矮,光線昏暗,電力又限制,燈光也弱。在昏暗的燈光中,小板凳伴我度過了讀小人書的童年。 再后來,租書鋪多起來,但租的已經不是連環畫,而是武俠、言情,“連環畫閱覽室”在歷史的長河中沉下去,不再浮出。那些曾經是我的快樂之泉的鋪面也成了米錢店、工藝品店,我也慢慢長大了。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