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培養出聰明的寶寶呢? |
發布日期:2018/1/22 發布者:xinhan 共閱57762次 |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很多父母會覺得哪有什么不舍得的,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哪怕自己省吃儉用、砸鍋賣鐵,都會盡量先滿足孩子。 但很多時候,“舍得”這件事,可不光是體現在物質上的。 中國有句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實際上說的就是教育的問題。 孩子從生下來起到3歲之前,是個最為重要的時期。因為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就已形成了孩子長大之后大體性格的質素。 如果我們仔細地分析所有的人,或多或少地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3歲以前的教育環境,以及這種教育環境對他性格形成及質素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過人的聰明寶寶。那么,下面這5種東西一定要舍得了——
一、舍得時間,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愛 有記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約33%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為1~2小時, 約29%的家長每天陪孩子的時間為3~4小時, 約25%的家長每天陪孩子的時間為4小時以上, 約13%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于1小時。 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天陪伴1個小時的,父母一生中真正陪伴孩子的時光累計只有短短3個月而已。 家庭教育和心理專家指出,孩子0到12歲,尤其0到3歲之間是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不應與孩子分離,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兩地分居,或者放在身邊也置之不理。 能否跟父母尤其母親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關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教育專家公認的一點是,孩子0到3歲跟父母相處一分鐘,頂得上之后跟父母一年。 所以,如果你連陪伴的時間都沒有,又何談培養一個聰明的寶寶?
二、舍得為孩子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 每個媽媽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角色的突然轉變,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責任。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連我們都不去學習充實自己,如何能要求孩子學習? 當你不斷進取,保持高昂的生活熱情和學習心態,自然而然,孩子就能沉浸在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環境之中。 所以,并不是說需要做父母的多么地博學多才,而是一種學習態度和精神引導。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家庭條件,但是我們應該愿意為孩子再去學習、去努力一把,營造向上的家庭氛圍,與孩子共同學習,進步和成長。
三、舍得花錢,給孩子良好的物質基礎 有些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寶寶面前哭窮,其實這樣會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大大不利于孩子后期的性格發展。 可有人說了,那我家經濟條件確實不如意,根本不允許我們過多的買買買啊! 其實,錢多有錢多的花法,錢少亦有錢少的過法,「舍不舍得」從來不是跟「有沒有」劃等號的。 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自身發展存在多樣性,要注意不要因為家長不舍得購買而影響孩子某方面特長和性格的發展。 要知道,“貧窮”的思維就像一種遺產,如沒有摒棄,無論我們的孩子愿不愿意繼承,它都會被記在孩子人生的戶頭上。
四、舍得夸獎,給孩子最大的鼓勵 很多家長在一起聊天時會互相"意思一下“的說:哎呀,你們家孩子長得真好看,學習又那么好,不像我家這孩子,太不懂事了,學習也不如你家孩子好…… 其實家長可能也就是嘴上說一說,心里還是覺得自家孩子最好。但孩子哪里分得清大人的意思啊,聽的多了,很可能就把大人的話當成了一種暗示,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別人。 所以,在外人面前,給孩子留點“面子”,不要一味地貶損孩子,對于孩子的長處,請不要吝嗇你的夸贊,這樣會給孩子帶去非常大的鼓勵。
五、舍得放手,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在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階段的時候,家長就要舍得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去做一些事情。 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也會幫孩子養成外向活潑的性格。 從小獨立性較強的寶寶在長大之后自己處理難題的能力會比一般孩子高許多,而且會更懂事,更成熟,將來能夠更好的面對挫折和失敗。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希望在教育這個過程中,從你開始便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