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帶桌板在地鐵寫作業 專家:追趕高分的無奈 |
發布日期:2017/11/25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923次 |
社會萬象 澎湃新聞 東方孕嬰童網
如今,小學生已經在地鐵內攤開折疊桌寫作業了? 11月6日傍晚,有網友發文稱,在上海地鐵8號線曲阜路站看到一名小男生和一名中年女子自備折疊桌子,在地鐵車廂里展開并埋頭寫作業。視頻顯示,當時車廂里乘客不少,女子與男孩坐在位置上,一張黃色桌板攤開在前,孩子正在奮筆疾書。
11月6日,上海地鐵8號線,在家長陪同下,孩子在車廂內攤開折疊桌寫作業。 網友供圖 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地鐵運營中心有關負責人處獲悉,在運動的車廂里寫作業是不正確、不可取的。首先,在運動的車廂內支桌子不安全,折疊桌子本身不固定,啟動加速剎車時,穩定性更差,會有安全隱患。其次,桌子占空間,有礙其他乘客會對乘客通行造成阻礙。另外,孩子在地鐵上寫作業,也會損傷視力。
11月6日,上海地鐵8號線曲阜路站,家長帶孩子乘地鐵,手提一張折疊桌。 網友供圖 無獨有偶,另一名學生在邊輸液邊寫作業時被一名新民晚報記者拍攝到。 11月6日,普陀區人民醫院輸液區內,一名家長也在陪同孩子寫作業,當時輸液工作還在進行,孩子低著頭、彎著腰在小桌板上寫字。據拍攝記者透露,拍攝時間為晚上六七點左右。 7日,該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可能是門診病人,醫生開了醫囑后來補液的,并非住院病人,事發時的具體情況很難得知,但醫院護士長平時也看到過這類情況的發生,邊輸液邊做作業,或許是因為學業負擔重,不愿浪費時間。
11月6日傍晚,普陀區人民醫院內,一名學生邊輸液邊寫作業。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圖 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或許并不是巧合。 真的是因為作業多嗎?事實上,早在2008年,上海市教委就出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它年級的課外作業,應保證絕大多數同學能在1小時內完成。”此后,市教委又出臺過多次與學生減負相關的文件。 地鐵車廂里和醫院輸液處的孩子們寫的作業,是老師布置、家長布置、還是課外培訓班布置,外人不得而知。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孩子在坐地鐵和掛鹽水的時候寫作業,是一種無奈,這種無奈實際上顯示出孩子的時間安排存在問題,也就是無法安排足夠的時間來做作業。具體到在地鐵里做作業,孩子的精力不會太集中,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這樣一來,不如把這個時間干脆讓孩子休息休息,讓他頭腦變換一下,不要高度緊張。 儲朝暉還表示,教育評價要求所有孩子都排隊排在前面,家長希望自己孩子排在前面,老師希望用學生的考試分數來評定自己的業績。在這種情況下,光是靠地方政府發文件要減少作業,是不能治本的。學生做更多的作業就是想考更高的分數,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就沒有必要做這么多作業。作業量的多少只是一個具體的表現,深層次的問題不在于作業量的多少。而是每個孩子都想在考試中領先,都是為了考更高的分數,所以根本問題還是在于教育評價。評價機制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學生的壓力和時間被擠壓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