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小常識 |
發布日期:2017/9/4 發布者:mzss 共閱58043次 |
據了解,我國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居全球首位。近年來,近視發病年齡更趨于低齡化,從之前的13-18歲提前到了9-14歲。 2016年教育部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的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1%;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36%;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28%;大學生近視比例為87.67%。
研究:每天保持戶外活動40分鐘以上,近視發生率降低20% 怎樣才能預防青少年近視?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證明:增加孩子戶外活動時間,是有效預防近視的手段之一。 悉尼科技大學一項為期2年針對2000名學生的實驗發現,如果孩子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不管他們學習多久都不會近視。 《悉尼近視研究》的作者之一,來自澳洲國立大學的Ian Morgan教授也表示,學習并不是造成孩子近視的原因,引起近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環境。 有專家通過研究也發現: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能有效預防近視。研究團隊經過3年的隨機對照研究發現:6-14歲的孩子,只要每天保持40分鐘戶外活動時間,近視發生率就能減少約10%-20%。 專家呼吁:每天增加戶外活動1小時! 在2017全國愛眼日來臨之際,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廣東省眼健康協會、廣東省視光學學會發出聯合倡議:讓孩子每天增加戶外活動1小時! 眼科專家表示,光源的亮暗程度、飽和度及色調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眼球的發育,因此,建議家長多讓孩子在自然光線下學習,葛教授還強調,市面上的護眼燈都不能代替自然光線。 預防近視,應該讓孩子每天保證放下作業和手機至少1小時,到戶外進行活動,讓眼睛接觸自然光。 此外,家長還應幫助孩子分配好用眼時間,一次性用眼時間不要太長,建議每用眼30-40分鐘休息10-15分鐘,每天累計用眼時間最好不超過4小時。 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近視早預防 眼科專家表示,正確了解孩子眼睛發育的不同階段及狀況是有效預防近視的前提,因此建議家長盡早帶孩子到專業醫療機構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眼科專家建議:3歲以上,有一定認知水平的孩子都應盡早到醫院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記錄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半徑等數據,并且每6個月到1年做一次復查,如果發現孩子有近視的趨勢,及早干預,同時還能及早發現屈光異常和各種眼病。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