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產翁” 替代妻子“坐月子”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8172次 |
產婦工作:妻子生了孩子,三天后便在溪流河川中洗澡,洗后返回,就給丈夫做稀粥喝!赌铣侣劇分羞記載:“越俗,其妻或誕子,經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其糜以餉婿。婿擁衾抱雛。坐于寢榻,稱為產翁。” “產翁”,聽上去好奇怪的名字,相信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不是只有產婦嗎?難道男人也會生孩子?“產翁制”作為一種原始遺俗,又稱男子做褥、男子擬娩,說白了就是女人生孩子,男人坐月子。 產翁的來歷 為改母系為父系 丈夫替代妻子“分娩坐月子” 遠古時代的母權制度下,女性是生活的主宰,婦女生孩子就表示有了財產繼承人,得到大家的敬仰,而男子則始終處于服從的地位。后來,隨著男性在社會中經濟地位的提高,人類開始走向父系社會。這時,男子對于以往那種子隨母姓,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會現狀再也不能容忍了,他們力圖改變這種局面。 然而,生兒育女畢竟不是男子能完成的事情,為了確定父系地位,于是模擬婦女分娩,替代婦女坐月子的“產翁制”誕生了。它是男性通過“產翁坐褥”來向世人表示:“生孩子的是我,孩子要姓我的姓。”借以突出自己在生男育女中的決定作用,從而達到變母系為父系的目的。因此,丈夫佯裝產婦“分娩”和“坐月子”的習俗,實質上就是男子為了變母系為父系而扮演的一幕自欺欺人的歷史劇。 鯀——第一個“坐月子”的男人 說到男人坐月子,不得不提到古代一位偉大的男性,他就是大禹的父親——鯀。鯀是黃帝的孫子之一,傳說中大禹就是鯀生的!渡 海經》中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可是他是個男人,是不可能生孩子的,于是有個更離奇的說法,說大禹是從鯀的背上生出來的,就像蝎子生小蝎子一樣,當然這種說法是不可靠的。 事實上鯀和禹處在父權制初期。當時男子成為主要的生產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經完全確立。為了取代母親在子女中的威望,男子想方設法將生育子女的功勞記在自己的名下。鯀生禹的記載正好與“產翁”的出現吻合,所以說鯀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產翁”。 產翁的流行 民族:獠族 地域:獠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今天主要指分布于貴州、廣西地區的仡佬族的先人。 產婦工作:獠族婦女,生完孩子便起來到處活動。《太平廣記》引尉遲樞的《南楚新聞》記載:“南方有獠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飲食皆如乳婦。” 產翁工作:臥床不起,吃喝都像產婦一樣。由此看來,古代的獠族婦女生完孩子后,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余的就全交給自己的丈夫了。直到清末,貴州威寧一帶的仡佬族仍保留著產翁習俗。 舒服程度(☆☆☆):丈夫躺在床上,吃喝不愁,那叫一個自在。 民族:越族 地域:主要在廣西,這里的越族就是壯族的先民。 產婦工作:妻子生了孩子,三天后便在溪流河川中洗澡,洗后返回,就給丈夫做稀粥喝!赌铣侣劇分羞記載:“越俗,其妻或誕子,經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其糜以餉婿。婿擁衾抱雛。坐于寢榻,稱為產翁。” 產翁工作:丈夫擁著被子,抱著嬰兒,坐在床上看孩子。 民族:傣族 地域:云南西雙版納地區 產婦工作:傣族婦女生了孩子三天后,富貴人家就在家中洗澡,貧賤人家便去河里洗澡,然后就孜孜不倦地勞作,如做飯、上街辦事、下地勞動、料理家務等。 產翁工作:臥床不起,照顧嬰兒,等待妻子給孩子喂奶。 舒服程度(☆☆☆☆☆):傣族的婦女生完孩子后把所有的家務活都包了,所以傣族的產翁是最舒服自在的。 產翁守則 要有出色的看孩子本領,懂得基本的育嬰常識,最好懂點醫術。 要有極好的耐心,整個坐月子期間,要承受住孩子的折騰。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產翁還要會表演,擁有出色的演技。當妻子分娩時,丈夫就換上花花綠綠的女人衣服,躺在妻子身旁的躺椅 上,翻來覆去,裝出如同產婦臨盆前的痛苦狀。 要有長期臥床的功夫。月子期間產翁是不準下床的。 禁吃某些刺激食物,如太辣,太咸的食物。 禁止從事生產勞動,要專心致志地看護孩子。 產翁在國外--產婦下地勞作 丈夫臥床接受祝賀 “產翁制”不獨存在于中國,在世界許多地區的不同民族中也非常盛行。他們相信,破壞這一風俗就會給嬰兒帶來疾病或不幸。 北美的肖肖尼人,孕婦住進產房時,其丈夫同時住進由他的母親為他準備的僻靜小屋。他要在小屋中獨居五天,直到新生嬰兒的臍帶脫落為止。這些外國產翁還要遵守種種禁忌:不得吃肉、不許喝湯、只能吃谷物,五天后方能起床沐浴。 基那阿人也有類似的習俗,當妻子分娩時,丈夫就躺在吊床上裝重病,親友都來慰問他,似乎他真的分娩了,而真正分娩的妻子,在廚房燒飯,誰也不理睬她。當嬰兒出生后,妻子就出門從事日常的勞作,而丈夫則佯裝產婦躺在床上接受鄰居的祝賀。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